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2页 (第1/2页)
上学,她就要去上学了。 就在康思媛憧憬着大学生活的时候,村道上传来了几个村民的声音。 “媛妮咋这么好命呢。” “好命个啥,她是走了,她爹妈还在呢,闹得这么大,梁家人能放过他们?” “梁满屯都给抓起来了,那还能咋呀。” “你以为梁家就一个梁满屯啊,村里大梁小梁快二百来口子人呢…” “就是的,梁家欺负人的招儿多了,平时使个绊子就够人受的。” “哎哟,难喽,大有那个腿还不行。” 几个村民说着话走远了,可那话一字不落全进了康思媛的耳朵里,也敲在了她的心上。 是啊,她去上学了,那康大有夫妻又该怎么办呢? 仔细想来,康思媛发现现在的康大有夫妻和原身记忆中的有很大的差别。 在原身记忆中,父亲是沉默的,母亲是胆怯的,她的考学使家里背上了沉重的负担。所以当高考落榜,为了减轻家里负担,康思媛毅然决然地嫁给了梁有田。 后来日复一日的磨挫叫她再也无暇顾及父母,也不知道她死后父母怎么样了。 在康思媛看来,原身应该没有发现自己爹妈的爱是这样深沉,他们敢为了女儿拿起砍刀,那自然也就敢同伤害女儿的人拼命。 可能,上辈子,原身父母的下场也不算好。 现在她来了,就不能再叫这一切发生,那么,该怎么办? 看着闪烁的群星,康思媛陷入了沉思。 第89章 小乡村里的大学生6 白衣青年 第二天, 当听见女儿说要带着他们老两口一起去上学的时候,康大有头摇得像只拨浪鼓。 “我可不和你走,我们走了, 地咋办。” “妮啊娘知道你是好意, 可是爹和娘岁数都大了, 咋还能出去当盲流去呢。” 康思媛思索了一宿,就想出了带着爹妈上大学的主意。 可是康思媛忘了,现在才是八十年代中期,不是人口随意流动的21世纪, 故土难离的观念才是主流。 第一次劝说无功而返,康思媛的一脸诅丧全落进了安定军的眼里。 “你的担心不无道理, 不过也别着急,这段时间我来劝劝你的父母。” 康思媛没想到老师是支持她的,有了安定军的支持,康思媛又有了动力, 接下来的日子里只要有空, 这师徒俩就轮番游说康大有夫妇。 不过他们有空的时候也少, 安定军不是白来一趟望正县的, 除了寻找康思媛, 他还要收集整理这附近的民歌小调,康思媛就成了他的助手。两个人背着干粮和水, 翻山越岭的去了很多地方, 康思媛也第一次接触到了民歌整理领域。 就这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