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6页 (第1/2页)
说到底还不是钱闹得,自此之后康思媛就再也没见过自己的工资了,她把钱都贴给了孩子们,替他们交学费,总算是留住了人。 在乐来工作了三年,康思媛比以前以往更加确切得明白了乡村孩子们上学有多不易,有太多的困难和诱惑横在孩子和学校之间,为此,她专门准备了个笔记本,写着每一条难题,解决一条,就划去一条。 为了不叫偏远村子的孩子们失学,康思媛头一次给母校写信,拉来了三万元的赞助,在学校后面加盖了一排宿舍,解决了孩子们住宿问题。 第97章 小乡村里的大学生14 羊赶着哥哥来了…… 解决了住宿, 紧接着康思媛又张罗着开了食堂。原先学生们都是从家里带吃的,冷馍馍干玉米,有啥吃啥, 没吃的就饿肚子。 康思媛看不过去, 又拉着郝校长去县里申请了一笔专项资金, 总算办起了个食堂,虽然吃的不算好,可是好歹能叫孩子们吃顿热乎饭了。 就这样,笔记本上写一条, 划一条,又填上三条, 本子越写越厚,可是乐来学校的师生们却觉得有了盼头。 盼头的源泉,就是康思媛。 随着康思媛的到来,不仅改善了学生们的学习条件, 还刺激了几位老师, 他们原先已经麻木了, 只想着得过且过即可。可是在康思媛连拉带拽的带动下, 老师们又找到了当初刚拿起教鞭时的那份赤诚。 大家卯足了劲, 撸起袖子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 终于在康思媛到来的第四年,乐来学校有五位学生考上了县高中, 三个学生考上了省高, 还出了一个省作文比赛一等奖, 直接保送到了省会上初中。 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大丰收。 乡教育局先是为大大的通报表扬了他们的教学成果, 然后大手一挥,学校有了名字,就叫, 乐来一中。 挂牌那天学生家长们都来了,在热烈的掌声和劈里啪啦的鞭炮声里白底红字头戴大红花的校牌晃晃悠悠挂在了墙上,看得郝校长百感交集,差点就流下了眼泪。 为什么没流泪呢,那是因为郝校长被汹涌而至的家长们淹没了,这几年来一中孩子们的变化全镇家长都看在眼里了。孩子们变高了变壮了,变得爱干净懂礼貌了,而且都实打实的学到了本事。 这时候谁还说上学不好,这不都上赶着把孩子往一中送了么。 自打康思媛来到了乐来,乡教育局的邓局长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康思媛彻底改善了乐来的教育局面,忧的则是只要这位康老师来教育局,邓局长的头就要疼三天。 这不,康老师又来了。 “小康,这都放暑假了,你也不回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