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_走向战争 第35章 全能指挥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走向战争 第35章 全能指挥官 (第2/3页)

!当然,我的建议并不意味着减弱舰船的水面作战能力和反潜能力,只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尽量提升舰艇应对各种情况的能力!”

    一提到战争的字眼,众人总是反应不一,雷德尔在简单谈了自己的看法之后,再次提点道:“元首向我保证,德国不会在1946年之前卷入战争!”

    希特勒的政治宣言,在张海诺看来实在没有多少可信度,可是素来不参与政治的海军将领们显然将信任交给了他们的元首。尤其是在苏台德危机刚刚得以妥善解决的情况下,希特勒的威信前所未有的膨大了!

    “尊敬的海军总司令阁下,请恕我直言,不管战争在什么时候爆发,最严谨的做法,就是做好随时面对战争的准备,这种准备既是心理上的,也包括物质上的!”

    ***************************

    随着北海航测和演习的结束,“格奈森瑙”号再次返回基尔港的大型船坞,这一次等待它的将是耗时至少4个月的改装工程——经造船厂工程师团队和海军技术部门的共同研究,为了改善“格奈森瑙”号的适航性能,决定对它进行包括将直线前倾艏改造为更适合远航的大西洋艏、提高舰艏干舷和加装甲板防浪设备在内的一系列改装。由于工程涉及部分舰体结构,因而整个工程预计要持续到圣诞节之后,而在此期间,舰员们或是享受漫长的假期,或是像张海诺和他的幕僚团队一样调任其他战舰,其中相当多经验丰富的士官和水兵被调往正在进行试航的“沙恩霍斯特”号,该舰预计在新年伊始列入现役。

    张海诺本想转任“沙恩霍斯特”号舰长,毕竟先后指挥沙恩霍斯特级的两艘战舰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但当他得知在大型水面舰艇指挥上同样出色的恩斯特.林德曼少将伤愈归队并获任该舰指挥官一职时,他实在不忍心再次夺走这位老兄的“饭碗”,再说以准将之军衔无缘无故替换一位年龄、资历都和自己不相上下的海军少将,于情于理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不当“沙恩霍斯特”号的舰长,张海诺也用不着闲着,在“格奈森瑙”号改装期间,他除了继续担任海军航空兵总监之外,还获得了一个相对轻闲的“兼职”——负责监督德国海军各级舰只改善防空火力和进行相关训练。在海军总参谋部的催促下,技术部门的工程师们很快拿出了从1934级驱逐舰到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的防空改进方案。该方案以gema研制的舰载雷达为技术基础,辅以防空武器数量上的加强,此外海军司令部还向克虏伯等军火企业发去了研制新型舰载防空炮的项目书,要求他们在1939年之前拿出用以替代现有产品的各型防空炮。

    因为海军高层的重视,第一批接受改装的包括4艘1934级驱逐舰和两艘轻巡洋舰很快开始了各自的改装工程,只是基于它们舰体较小,舰上用于改进防空设施的余地相对较小,其中标准排水量2200吨的1934级驱逐舰上加装了1门双联37毫米炮和3门四联20毫米炮之后,甲板已经被大小火炮和各种设备挤得满满当当,反倒是驱逐舰用fumo-j型雷达的安装更受军官们欢迎。

    作为特别监督官,张海诺除了时常指导各舰队的防空训练,并不太干涉工程师们对这些舰艇的技术改造。“外行人不干内行事”,这也是他一贯的原则。利用这段相对闲暇的时间,他特意关注了一下赫森那边的工作情况,如今他和邓尼茨手里的潜艇已经比历史上二战爆发时的那支德国潜艇部队规模更大、技术更先进。因为技术起始点的优势和策略方面的考虑,如今服役于德国海军的潜艇主要以500至600吨的中近程潜艇和1000吨以上的远洋潜艇为主,纯粹的小型近海潜艇较少,且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和磨合,军官和艇员的素质都是令人满意的。

    为了尽量避免实战中出现鱼雷打不响的情况出现,张海诺建议赫森他们多进行实弹训练——尽管一枚标准的1500公斤鱼雷造价相对昂贵,而海军预算亦不充裕,他们却可以让施奈德造船厂大批量建造g7型鱼雷供应海军训练,这种传统的触发型虽不是目前技术下最佳的作战选择,却是最能训练潜艇指挥官和艇员的工具。

    此外,张海诺还提醒赫森和他的下属们特别注意鱼雷定深器和艇内气压变化的问题——历史上德国海军在挪威海战前后花费巨大代价才意识到这点的,张海诺无论如何也不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