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_驰骋大洋 第11章 航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驰骋大洋 第11章 航向 (第3/3页)

我们的海军展开无限制潜艇战和大规模水面袭击战,定要让这个岛国窒息!”

    “那好吧,将军,一切由您决定!”朗斯多夫显然已经被说服了。

    于是由张海诺决定,“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继续向南行驶,并适当的减慢了航速,以避免浮冰可能对舰体造成的伤害。在距离南极冰原尚有100多海里时,它优雅的在海面上转了个向,缓慢的朝东驶去。

    几乎在同一时间,澳大利亚重巡洋舰“堪培拉”号和新西兰轻巡洋舰“利安德”号先后驶抵坎贝尔岛,并在那里救起了“阿基里斯”号上幸存的水手们,这一消息很快经由电波传送到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英国。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人们无不为德国袭击舰的强大感到震惊。

    在德国,这一战斗虽由于“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保持无线电静默而无法得到核实,但海军上下还是大为振奋,希特勒亲自下达了嘉奖令,戈培尔也不失时机的开动宣传机器为德国的战争行为造势,不过出于保密的需求,他们在各种文件中均已“a号舰”代替“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的真名,大多数人,包括一些低阶的德军官兵,皆以为所谓的a号舰便是德意志级装甲舰中建造代号为a的“德意志”号。

    12月12日,距离“阿基里斯”号已经过去了一个星期,英国海军已经组织了10个搜索编队,参加艘船的舰只增加到4艘战列舰、1艘战列巡洋舰、19艘轻重巡洋舰和50余艘其他舰船,这几乎是英国皇家海军所能调动的全部机动部队,这些舰只重点搜索了好望角以南和南美附近海域,并广泛利用陆基远程侦察机对大西洋、印度洋和南太平洋的海域进行搜索,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那艘德国袖珍战列舰依然在南极洲附近转悠,舰员们每天的活动就是钓鱼,各种各样的海鱼甚至企鹅成了他们额外的补给品。因为之前击沉“阿基里斯”号一战,舰员们的士气依然非常旺盛,他们无不渴望着再给英系国家的舰船以重击,而这个机会并没有让他们等待太久。

    12月13日,“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在巴勒尼群岛附近俘获一艘新西兰籍拖网渔船,拉开了“圣诞狩猎节”的序幕。两天之后,这艘袭击舰一路北上,并将自己伪装成为一艘英国重巡洋舰,如猎豹一般接连俘获了4艘新西兰拖网渔船和驳船;12月17日,在惠灵顿以南约100海里的海岸线附近,“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又俘获了一艘满载各种皮货前往欧洲的英籍货轮,舰员们提前获得了自己的圣诞礼物,并且随即告别了这片海域——战舰再次向东行驶,并于圣诞节当天在复活节岛以西海域和悬挂智利国旗的德国补给船“费尔南德斯”号会合。

    在编队航行的12个小时里,“费尔南德斯”号除了为“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补充燃料和食品之外,还派出船员和舰上官兵共度了战争爆发后的第一个圣诞节。张海诺得到的最好礼物莫过于船长带来的一些宝贵信息:12月16日,u-131在南美附近海域击沉英国轻巡洋舰“卡拉道克”号,这艘一战时期为应急计划而建造的卡里登级轻巡洋舰虽然老旧不堪且没有多大的战斗力,但它的沉没却迫使英国海军谨慎的撤走了在附近海域执行搜索任务的两支巡洋舰编队——这些轻重巡洋舰用于水面作战和防空尚可,反潜却不太在行,几枚鱼雷换一艘大型巡洋舰显然是英国人非常不乐意做的交易。

    如果这一消息准确的话,将意味着德雷克海峡附近没有英国的大型战舰活动,穿过这一海峡进入大西洋对张海诺和舰员们来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因为按照计划,这艘袭击舰在12月上旬便可结束任务返回德国本土,由于计划有变,这一行程被推迟了一个月。现在舰上虽然燃料物资充足,舰员们也保持着较好的状态,但长时间的航行也给舰上各种机器设备造成了一定的磨损,返回造船厂进行全面检修有助于它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继续在海上作战。

    告别补给船之后,张海诺指挥着袭击舰小心翼翼的朝德雷克海峡驶去,那是世界上最宽的海峡,即便最窄处也有890公里。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随舰搭载的两架ar196对前方海域进行了大范围的警戒侦察,并未发现有英国舰船活动。12月31日,1939年的最后一天,“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驶入德雷克海峡。

    *******************

    今日第二章,顺便求月票!!!(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target=_blank>,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