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驰骋大洋 第18章 四十日奇迹 (第1/4页)
“我要借用提尔皮茨号的主炮,两到三个月!”一进门,张海诺就直截了当的对时任海军总参谋长的赫尔姆特.海耶说到。 “借用提尔皮茨号的主炮?” 听到这句话,海耶的吃惊表情并不像张海诺想象中那么夸张,他低头沉思了一会儿,非常谨慎的问道:“全部?” “不,只需要6门炮和3座炮塔,供沙恩霍斯特号或者格奈森瑙号其中一艘暂时使用!” 张海诺心里当然希望在“威悉演习”开始前给两艘沙恩霍斯特级就能用上强大的380毫米主炮,但问题在于如今只有8门炮的库存,而且还是准备安装在俾斯麦级战列舰第二艘“提尔皮茨”号的。 另一个不能忽略的问题,是工程师们在沙恩霍斯特级设计之初就留下了改装380毫米炮的炮座和空间,但真正装上之后效果如何没有人敢于打包票,就算能够顺利升级,炮手们也得花上不少时间熟悉新火炮,只给一艘沙恩霍斯特级换装也符合谨慎性的原则。 海耶苦笑着说道:“海诺,你总是给我们带来惊奇的东西!好吧,跟我来,这件事情得要总司令才能决定!” 半个小时后,在海军司令部的另一间会议室里,海军元帅雷德尔、海军上将京特.古泽以及海军工程局少将瓦赫姆.克卢克听取了张海诺的相关阐述。刚一开始,他们的反应几乎和海耶一样,既不至于太过惊奇,又对这一大胆计划有所顾虑。所幸的是,身为德国海军首席船舶专家的克卢克将军同样是给沙恩霍斯特级换装的支持者,他给出一个对张海诺较为有利的观点:首先,沙恩霍斯特级安装克虏伯为俾斯麦级制造的sk-c/34型47倍口径381毫米双联装主炮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其次,在物资和人力齐备的情况下,沙恩霍斯特级确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进行换装。 至于炮手不熟悉新式火炮的问题,克卢克建议从试航调整中的俾斯麦号上暂时抽调一批士官和炮手,好在短期内提升战舰改装后的战斗力,或者反过来将接受改装的战舰上的炮手派到俾斯麦号上去提前接受训练。 “完成这一系列改装并形成战斗力需要多少时间?”这显然是雷德尔和古泽最为关心的问题。 克卢克显然还不知道有关“威悉演习”的事情,他给出了一个相对保守的估计:“三到四个月!” 雷德尔遗憾的看看张海诺,“我们恐怕没有那么多时间!” “海军元帅阁下,请容我再问一个问题!” 在得到雷德尔的许可之后,张海诺转向克卢克,“将军,如果大炮、钢材和所有配套部件就放在码头旁的仓库里,而且工人们日夜赶工,这一时间有没有可能缩短到五个星期之内?” “五个星期?”克卢克仰头看着天花板,合计了好一会儿,这才说道:“日夜赶工的话有机会缩短一半时间,但要说五个星期……难,非常艰难!” “今天是2月21日!”说出这个日期的时候,雷德尔富有深意的看了一眼张海诺——他是第一袭击编队的指挥官,这一编队将在威悉演习中担任最危险的任务,而且元首早已“关照”过了,要给他高度的决定权。 张海诺看看雷德尔,又看了看战斗舰队司令官京特.古泽,坚定的说道:“我觉得,冒险一试是值得的!” “这里必须提醒的是,这可能会影响到提尔皮茨号的服役时间!”古泽的表态,并不算强烈的反对,而这一点张海诺也考虑过,但“提尔皮茨”号原本就要到1941年才能服役,如果德国海军在这之前的一系列战役不顺利的话,它就算及时服役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第二天即是海军部正式向元首和统帅部递交“威悉演习”计划书的日子,根据这一计划,参战舰船和部队将组成了5个战斗群:由“沙恩霍斯特”号、“格奈森瑙”号、“格拉夫.齐柏林”号、10艘驱逐舰及2000名士兵组成的第1战斗群前往纳尔维克;“希佩尔海军上将”号重巡洋舰、4艘驱逐舰及1700名士兵组成第2战斗群,他们将前往特隆赫姆;第3战斗群前往卑尔根,包括装甲舰“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轻巡洋舰“科隆”号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