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驰骋大洋 第19章 威悉演习之前传 (第3/4页)
发溃的巨大轰响声中,拥有3.5万吨钢铁之躯的战舰猛的一震,这种极具震憾力的声势绝非从前那9门11英寸舰炮齐射时所能达到的,所幸的是,沙恩霍斯特级干舷过低的缺点此时却在无形之中提高了它作为射击平台的稳定性,因而并没有出现人们所担心的失衡。带着820米每秒的初速, 重达800公斤的被帽穿甲弹在7000多米外的海面上砸起数十米高的白色水柱,那磅礴气势更是令每一个观众都感到热血沸腾。 “距目标偏差25米!” 射击指挥室很快传来弹着点的观测报告,这样的距离虽然足以让白色的小靶船为巨浪所掀翻,却远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这时候,紧随“沙恩霍斯特”号之后的“格奈森瑙”号也来了一次声势浩大的齐射,这艘由恩斯特.林德曼上校所指挥的战舰第一次齐射就令靶船陷入根根水柱的包围之中,如果那是一艘英国的轻型或者中型战舰,必然已经为精准的炮击所重创,但若是皇家海军战列舰队中的某一艘,例如“罗德尼”号,除非运气非常偏向德国人一方,否则仅以280毫米的穿甲弹很难打穿它厚实的装甲——这种最高航速不超过24节的大家伙,主装甲带达到了360毫米,而炮塔正面装甲更是达到了叫人惊讶的413毫米,加上9门威力巨大的16英寸炮,这些特色都令它成为德国海军指挥官们最不愿与之交战的对手。 “纠正数据后继续射击!不用担心炮弹问题,在重新出航之前我们会在威廉港得到足够的补充!” “沙恩霍斯特”号的舰桥里,一身崭新海军中将制服、领口系有银橡叶骑士勋章的张海诺,以他指挥作战时一贯的沉着口吻下达着命令。在法兰西之役开始之前,整个德国获得这种勋章的仅有寥寥数人,因为绝大多数人的战功都还不足以获得这样的荣誉,这一次海军走在了陆军前头,他们共有4人在2月和3月间获得元首颁发的这种勋章,包括率艇击沉“皇家方舟”号的u-17艇长迪奥波特、截止1940年3月击沉英法舰船总吨位达8.1万吨的舒尔策,以及指挥“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获得骄人战绩的指挥官冯.芬肯施泰因和朗斯多夫。 距离“威悉演习”还有4天时间,而根据这一作战计划,以两艘沙恩霍斯特级和齐柏林号航母为核心的第1战斗群将在4月7日从德国出发。张海诺此时仍让战舰在海上进行射击训练,未免有些临时抱佛脚的意味,但他深知此行充满危险。历史上德国获得挪威战役胜利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抢占先机,加上陆海军官兵的战斗精神、空军的配合以及一部分运气因素。 可是因为自己的存在,历史的许多情节已经受到了影响。例如开战之初被击沉的不是“勇敢”而是“皇家方舟”号,例如“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成功归来,再有试图以潜艇偷袭斯卡帕湾的行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没有人能够打包票说这次挪威之战英国人还会落在后头,而针对挪威的行动几乎都发生在英国人的眼皮底下,尤其是以纳尔维克为战略目标的第1战斗群,作战区域远在挪威北部,那里距离德国本土足有上千公里,而从英国本土舰队的驻地到那里却只有一半的距离! 声望、反击、胡德、纳尔逊、罗德尼、厌战、伊丽莎白女王、马来亚,在张海诺数得出号的这些战舰中,除了反击和声望两个相对“皮薄大馅”的之外,不论是纳尔逊级还是伊丽莎白女王级,其装甲都是沙恩霍斯特级原有280毫米炮所难以撼动的,毕竟这两艘快速战列舰设计之初就是用来执行破交任务,建造时又带上了浓厚的政治成份。 可如今的挪威战役却是硬对硬的战斗,德国海军不但要将陆军部队运送上岸,还得尽可能保护海上运输线,以这些作战目的,张海诺很难保证两艘战舰不至于在海上遭遇英国的主力舰艇——如果是光辉号这样除了舰载机之外几乎没有什么防御能力且又航速缓慢的家伙倒也还好,若是碰上一艘英国战列舰甚至战巡,而两艘沙恩霍斯特级装备的仍是原来的11英寸炮,那便只剩下弃陆军兄弟逃跑和就地死战这两条路可选,前者于战略于荣誉都是说不过去的,至于后者,战斗的结果恐怕不难想象。 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