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_驰骋大洋 第21章 在逃的声望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驰骋大洋 第21章 在逃的声望号 (第1/4页)

    4月9日凌晨2点,韦斯特峡湾口,风浪终于出现减弱的迹象,只是海面上还时不时有零星的雪花飘落。由于天空中仍布满阴云,海面上的能见度依然不高,即便使用探照灯,rou眼也很难看清4、5海里之外的物体。

    在德国新式战列舰、第1战斗集群旗舰“沙恩霍斯特”号上,随舰的维修技师们终于赶在这时抢修好了在风浪中出现故障的雷达。即便这种昂贵的设备在恶劣天气尤其是暴风雪天气下往往不那么灵敏,但加上“格奈森瑙”号,两舰雷达同时出现故障的几率便要小上许多。

    “在东北方海域发现5艘舰船,它们也许想阻止任何船只进出弗斯特峡湾,将军!”

    身形修长但相貌平平的航海官向张海诺报告这一情况时,第1战斗集群已经到了一个海上十字路口——往东北方便是通往纳尔维克的韦斯特峡湾,舰队沿着这条峡湾前行差不多20海里就能看到纳尔维克港外的灯塔,往北便可离开挪威沿海深入到位于北极圈内的挪威海,往西偏南方向大约450海里则是英国本土舰队最著名的驻泊地也是德国海军挥之不去的伤心地——斯卡帕弗洛。

    张海诺走到大幅海图旁,此时代表舰船方位的红色符号已经到了他们的战略目标点纳尔维克附近,而再有3个小时又15分钟便是“t”时,“威悉演习”也将全面打响,此时此刻德国的另外4个战斗群基本上也都驶近了各自的预定登陆点。

    很显然,本特麾下那10艘满载步兵的驱逐舰想要在纳尔维克,就必须进入韦斯特峡湾,区区5艘舰船显然无法封锁整个峡湾入口,但它们的存在必然给德军的预定登陆计划带来麻烦。这,也是威悉计划制定者所考虑到的问题。

    如今不论是挪威舰船还是英国军舰皆已成为德国舰队打击的对象,张海诺当机立断:

    “战列舰分队进入战斗状态!发电报给本特将军,一旦我们诱开敌舰,他立即率领登陆部队进入峡湾,格拉夫.齐柏林号全速向北前行,注意利用雷达搜索海面并规避敌方舰船!”

    伴随着舰内战斗警报的发出,军官、水兵住舱里的和衣而睡轮休人员个个以最快的速度跃下床铺,拉开舱门便奔向各自的战斗位置,军舰上那如同迷宫般繁多而曲折的通道里立即被脚步声所充满,只过了几分钟,便又空空荡荡的只剩下广播里仍在重复发布的战斗警报。

    甲板上,巨大的主炮塔缓缓移动起来,炮口一致指向发现舰船的方位,这一动作做了不下百遍,但每一次仍让人感到热血沸腾。在甲板下方深深的弹药舱内,水兵们随时候命将穿甲弹或者高爆弹装入扬弹机,扬弹机的另一端,炮手们也时刻准备着完成这一接力比赛的后一棒。

    两艘德国战列舰从离开威廉港时就以标准的战斗队形航行,这时无需调整便可直接进入战斗。稍稍改变航向之后,它们径直朝弗斯特峡湾口附近的那支英国舰队驶去。

    随着和目标舰船距离的不断拉近,舰上的雷达指挥官通过屏幕上回波大小和形状作出判断:那支舰队由一艘大型舰船和四艘小型舰只组成!

    除了沙恩霍斯特、格奈森瑙和齐柏林,德国在这一海域再无第四艘大型舰只,挪威人的岸防装甲舰一来够不上大型军舰这个级别,二来也不会游弋到远离挪威海岸线的地方。迅速根据形势作出判断之后,张海诺下达了装填穿甲弹的命令,并让信号兵通过灯光信号将这一命令传达给位于后方的“格奈森瑙”号上。

    “格奈森瑙”号如今正由德国海军最资深的水面舰艇指挥官奥斯卡.库梅茨少将指挥,这是一位能力出众且非常严厉的海军将官。在他的领导下,“格奈森瑙”号不论训练还是演习时,都在战术机动和射击上表现出色,但他最大的特点也是弱点,便是不善与人交际。作为上司和下属,他或许是合格的,但作为同僚,他却令人感到难以接近。

    3时35分,射击控制室报告说对方舰队已经进入本舰射程,张海诺旋即令信号兵向僚舰发出做好齐射准备的命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