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驰骋大洋 第25章 海空大战 (第3/3页)
式轻型轰炸机的驾驶室和油箱等薄弱部位。 面对德国战斗机的凌厉攻势,残留的英国轰炸机只好匆匆抛下尚存的炸弹调头返航,然而趁着战斗间隙,刚刚补充完弹药的第3舰载机中队6架bf 109适时出击,他们旋即替代下苦战半个多小时的同僚们执行舰队防空和警戒任务,并顺道一路追击,直至距离舰队已有10余海里方才得胜而回。 经过这两场激烈而艰苦的防空作战之后,令张海诺感到高兴的是舰队安然无恙,舰载机虽有损失但情况乐观。舰队继续全速行驶,随着与英国本土之间距离的拉大,英国陆基战斗机飞临舰队空域的可能性大大减少——就张海诺所知,英国空军目前虽然已经批量装备了喷火式战斗机,但数量远不及飓风,而且作战半径也同样局限于740公里以内。不管怎样,今天没有遭遇到喷火战斗机群已属于好运气了。 英国空军的第三波空袭,果然已经不见护航战斗机的踪影,同时一个半小时的间隔也给了德国舰队舰载机部队非常宝贵的喘息时间。20架梅塞施密特 109t以严阵以待的姿态升空迎击,这一次他们的对手是由19架“战争”式轻型轰炸机和33架“维克斯-威灵顿”组成的大轰炸机群。 轻型战斗机拦截中型轰炸机,是这场战争初期最常见的空战模式之一,一方有着灵巧无比的机动性能和充足的火力,另一方有着庞大的机身和数量占优的防御武器,这种矛与盾的对抗往往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缺乏悬念。1937年入役的“维克斯-威灵顿”拥有12吨重的机身和8挺7.7毫米机枪,可以搭载2吨炸弹轰炸3500公里外的目标,最高时速410公里。在战争爆发之初,作为英国中远程轰炸主力的威灵顿式已被生产了超过1000架,足见英国空军对这种轰炸机的信任和喜爱。 另外一边,由bf 109e-1为蓝本生产的bf 109-t由于加长了机翼,机动性能不逊于德国空军目前的主力机型。在战争爆发前的初期型号上,不论机首的两挺同步机枪还是机翼中部各一挺机枪,采用的皆是7.92毫米机枪,但随着20毫米和30毫米航炮技术的发展,后出厂的舰载机进行了相应改进,机翼下的mg 17机枪被换成了备弹60发的20毫米航炮,为了弥补弹药上的不足,机首的7.92毫米同步机枪备弹量增加到了800发。 见对方轰炸机群数量庞大且来势汹汹,张海诺遂下令两艘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结伴北行,“格拉夫.齐柏林”号则有5艘驱逐舰的护卫下高速朝西北方行驶。张海诺这一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舰队防空力量,就连他自己也清楚的意识到,此举含有相当大的冒险成份。一旦英国人改变目标,以“格拉夫.齐柏林”号和5艘1936年级驱逐舰有限的防空火力难以应付如此多的英国轰炸机,只要有一枚炸弹直接命中它平直的甲板,战斗力减损是难免的,若情况糟糕的话,连已经派出的战斗机都有无法收回的可能。 如此级别的战斗,令张海诺丝毫不敢大意,尽管就常理而言,中型轰炸机本身并不善于对水面目标尤其是大型战舰进行精确打击上,但他没有将希望寄托于这一方面。待本方战斗机在远距离上利用20毫米机炮开火之后,他便令“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使用双联装105毫米高射炮开始对空射击,意欲尽可能的吸引英国飞行员的注意。 20架梅塞施密特109犹如20条猎豹拼命嘶咬着面前的猎物,不一会儿便有好几架“战争”式轻型轰炸机中弹坠落,对方的密集阵型却未因此而大乱,可见这一编队由经验丰富的人员负责指挥。 英国轰炸机的密集编队没有给德国战斗机见缝插针的机会,这些bf 109只好绕着机群利用20毫米机炮和mg17机枪实施外围打击,且需要随时注意规避由“威灵顿”从机首、机尾以及中部射来的7.7毫米机枪——这种武器虽然威力有限,却足够对梅塞施密特一些相对薄弱的部位构成威胁。到目前为止,德国战斗机还没有被英国轰炸机击落的正式记录,没有人希望自己成了这样的“第一个”。 德国战斗机在空中伺机攻击,海面上两艘德国战列舰的高炮也热情如火,炮弹不断在距离英国机群还有数千米远的地方绽放黑色礼花。尽管以“维克斯-威灵顿”式的机体根本不需要担心气浪的侵袭,但英国飞行员们还是注意到了那两个在海面上快速北行的“大家伙”。 如张海诺所愿,英国机群缓缓改变了飞行方向。历史上各国多有主力舰被敌方轰炸机重创和击沉,作为“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的指挥官和负责人,张海诺接下来所面临的压力依然不小。(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target=_blank>,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