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驰骋大洋 第30章 撞击! (第3/3页)
齐柏林”号!此时此刻,身躯庞大的德国重型航母正随着两艘战列舰朝右舷转向,试图以此来拉开和英国轻巡洋舰的距离,一旦完成转向,以它34节航速的优势,受伤的英国巡洋舰断然没有以舰体直接威胁到它的能力,然而,令人震惊的一幕偏偏发生在它完成转向之前! 在德国舰队密集的炮火中,遍体鳞伤、甲板以上已经是面目全非的“谷物女神”号,带着满身的火焰和浓烟以近乎半潜的姿态直直撞向德国海军唯一的重型航母“格拉夫.齐柏林”号,德国炮手们不惜误伤己方战舰的开火,却依然未能阻止它依靠尚存的轮机以及巨大的惯性完成历史交托的使命。 撞击场面令在场所有的人终生难忘,千疮百孔的“谷物女神”号像是一只因受伤而狂暴的野猪发疯似的撞上了比自己大好几倍的汽车,在撞击发生的一刹那,它原本就已遭到重创的舰首像是火柴盒子一般被压皱,然后它倒退回来,渐渐脱离了“格拉夫.齐柏林”号,但舰尾最后一门机关炮仍在无力的向目标开火。只片刻之后,英舰舯部发生了一阵剧烈的爆炸,整艘巡洋舰慢慢朝自己的右侧翻转,少数残存的舰员赶在舰底朝天之前跳海逃生,紧接着,舰尾又发生了两次爆炸,数名已经逃生的英国舰员不幸丧生。 “肇事者”迅速沉没,人们此刻更加关心的是那艘重型航母的伤势,4000多吨的轻巡洋舰在撞击前航速已经较开始时减弱了许多,而整个过程中满载排水量达到3.1万吨的重型航母只是略比预先的航线向外偏离了一点儿。众所周知的,“格拉夫.齐柏林”以高航速和强装甲而著称,其岛式建筑的装甲为150毫米,甚至超过了一般的重巡洋舰,而舰舷装甲也在60毫米以上,且延续了德国海军一贯重视抗鱼雷打击能力的传统,在水线位置加装了防鱼雷隔舱,舰内舱室也进一步细分了水密隔舱。 张海诺很快从旗舰上发去了询问信号,得到的回复是“左舷水线以下多个舱室进水,具体伤势尚待确定”。 就这一报告而言,“格拉夫.齐柏林”号伤势并不致命,更令德国军官们忧心忡忡的是,海面上的烟雾还未散去,但纳尔逊号的炮弹却一刻不停的朝这边砸来,轰天水柱不断在舰队附近的海面上扬起,那艘可恶的英国驱逐舰则远远的在另一侧相对安全的距离上游弋,舰上的通讯部门很快截收到了英舰之间的明码通讯电文,却无法干扰他们的联络。 眼见齐柏林号航行状态并未出现异常,张海诺牙一咬,“全速向东,脱离对敌接触!” 施放完鱼雷的英国驱逐舰不依不挠的跟了上来,位于舰队东北方的“纳尔逊”号也拼命以最高航速向南行驶,以双方的航速来看,张海诺确信它已经无法截断本方舰队的归路,但可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尽可能拉近双方的距离,其主炮的配置在追击时是非常有利的。眼下他唯一期盼的,就是“格拉夫.齐柏林”号能够坚持到摆脱英舰追击。 尽管对刚才的撞击心有余悸,德国舰队里的官兵们现在还是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到正在逼近的英国战列舰上,此时最为有利的一点,是“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均可以用全部主炮向左舷敌舰齐射,但枪炮指挥室传来的报告显示敌舰和本方的距离已经拉近到2.2万米,在日德兰海战时期,这还在处于双方主炮的有效射程之外,但如今交战双方的战列舰上都采用了更为先进的火炮技术和射击指挥系统,“格奈森瑙”号54.5倍径的280毫米炮在40度最大仰角下甚至能够将炮弹送到42,500米远的地方! 望远镜中,本方炮弹的落点距离目标越来越近,炮弹扬起的水花似乎已经能够溅湿英舰的甲板,但直到此时此刻,张海诺并不真的打算和英国人最皮坚rou厚的战列舰硬撼,三艘德国主力舰只要不被对方主炮击伤而影响了速度,就能在两个小时内突围而去。可是,10分钟后从“格拉夫.齐柏林”号传来的消息却让他不得不改变计划:已有上百吨海水从本舰左舷破口涌入,航速正在降低,至少需要两个小时方能修复破损,在这之前保守估计只能保持24节航速。 是放弃德国海军最大的航空母舰独自返航还是冒险和英国口径最大、防御最强的战列舰对战,这个选择张海诺无须多作考虑。他幽怨的望了一眼英国巡洋舰沉没的那片海域,轻舒了一口气,命令道:“格拉夫.齐柏林号继续向东行驶,格奈森瑙号紧随本舰左转20度!” 不用多作解释,舰队中每个人都明白这道命令的用意所在,在主炮弹药和油料均可一战的情况下,放下包袱堂堂正正与敌一搏也正是官兵们一直以来所期待的。(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target=_blank>,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