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驰骋大洋 第32章 发现 (第1/3页)
“全体注意,5分钟后浮上水面!” 在一艘内部设备崭新的潜艇上,歪戴着德国海军潜艇部队短沿军帽的佩特.布舍刚刚离开他的潜望镜位置。透过这语气平和的命令,可以看出他对于自己的艇员们还是相当满意的,而他本人也不像大多数潜艇艇员那样一出海就疏于打理仪表,短短的胡须看上去是两三天前才刮过的,整齐的眉宇间更是显现出一股精明干练之气。 随着上浮命令的下达,潜艇各舱室的艇员们顿时忙碌起来,指挥舱、轮机舱、蓄电池舱以及鱼雷舱都在做着上浮前的准备工作。艇长在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后方下令上浮,这意味着附近海面至少暂时是平静的,但这毕竟是较为靠近英国本土的水域,不等佩特下令,一脸英气的枪炮官便已带着他的手下早早等在通往甲板舱口的竖梯下。 上午11时50分,编号为u-169的德国潜艇在距离苏格兰海岸大约350海里处悄然浮上水面,此时海面上仍旧是风雨大作,而这也是艇长下令上浮最主要的原因——如此海况下潜望镜的观测距离实在有限,即便加上艇上的声纳系统,恐怕也难以发现数海里之外经过的舰船,而一旦浮上水面,艇上所搭载的fmg 39s型雷达就能将这艘潜艇的“视线”扩大数倍。当然,前提是这种一个多月前才开始装备部队的新型雷达能够正常运转。 波涛起伏的海面上冒出的“黑色巨鲸”并没有在这空荡的区域引起任何反应,佩特少校身手敏捷的爬上指挥塔,他习惯性的举起大号望远镜就对着海面来了一次360度的全方位观察,不一会儿,前后甲板上的艇员们也都各就各位了。 令佩特少校意气风发的,不仅是手下这群已经经过近半年训练与磨合的艇员,他所指挥的这艘1939年末方才完工新型潜艇也是他信心的一大来源。这级潜艇拥有1,600吨的标准排水量,在目前的德国海军被划为大型攻击潜艇,满编艇员56人,以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为主要武器,最多可搭载24枚g7改进型鱼雷,舰上还装备有105毫米甲板炮、双联装37毫米高射炮、双联装20毫米机关炮各一座,水面最高航速20节,水下8节,由于采用了新型柴油机和大容量的燃料舱,其最大续航力超过2.5万海里。 良好的常规性能之外,u-169还是第一批安装艇载雷达的德国潜艇,艇上目前使用的这种fmg 39s型雷达正常情况下可以探测到10公里以内的水面目标,但由于是第一种投入实战的艇载雷达,它还存在诸如易受海况干扰、长途航行后因海水浸泡而失灵等等缺陷,即便如此,它仍使得德国海军在潜艇技术方面迈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 潜艇上浮后不多时,佩特少校就得到了来自指挥舱的报告:“雷达已开启,运转正常,探测范围内未发现舰船!” “保持观测!”佩特少校命令到,而在这之前,艇上的柴油机就已启动,突突突的声音虽然不算很大,但对于这空旷的海面来说还是有些突兀,没有人知道这些来自机械的声音能够随着海风传出多远,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fmg 39s的存在能够让他们在水面航行状态下先于那些未装备雷达的舰艇和飞机发现对方。在1940年4月时,德国海军仍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着这种优势,但海军高层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得到一些不太有利的消息,那就是英国人正在加紧给自己的舰艇和飞机装配雷达设备。不出意外的话,即将完成现代化改装的战列舰“伊丽莎白女王”号将是英国海军第一艘安装雷达设备的主力舰。 作为一名中低层的海军指挥官,佩特.布舍并不明确知道时间对德国海军的战略具体有多么的重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