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驰骋大洋 第34章 鲨群 (第3/3页)
赫森听出了邓尼茨话语中的抱怨,早在威悉演习制定之初,这位战术天才就非常反对大量调用原本就很吃紧的潜艇兵力参加挪威战役,他觉得潜艇是有效的进攻利器但在防守上却乏善可陈。不过由于这一决定出自元首之口,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元帅也认为德国海军唯有全力以赴才有可能完成掩护陆军实施跨海登陆这一艰巨任务,潜艇司令部最终别无选择,唯有倾力配合。 在德国海军现有的190多艘潜艇中,32艘正在接受大修或者改装,46艘上月底和本月初刚刚从大西洋返回,12艘在英国南部和法国近海执行监视任务,剩下的近百艘潜艇有百分之七十投入到挪威战役当中,其中约有40艘部署在挪威西部、西北部和西南部近海,20艘在挪威与苏格兰之间海域实施侦察和机动,还有10艘部署在挪威海和北海之间。正如邓尼茨所说的,目前在大西洋活动的实际还不满30艘,德国海军的水面舰艇更是齐齐投入到挪威战役中,一度令英国人头疼不已的远洋袭击战也暂时性的偃旗息鼓了。 赫森安慰道:“以潜艇的特点实际上并不适合掩护陆军登陆,然而英国海军实在比我们强大很多,元首和海军元帅作出这样的决定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邓尼茨以沉默来表示自己对此依然保留意见,眼下牢sao显然无济于事,只能想方设法的将手里这为数不多的潜艇更为合理的利用起来。早在上一次大战时,部分潜艇军官就尝试过潜艇狼群战术,并一度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和平时期,邓尼茨和其他潜艇军官继续研究和发展这一战术思想,在他们的努力下,到1939年战争爆发之前,德国海军的大多数潜艇指挥官已经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演练熟悉了这一战术的主要套路。开战后,德国潜艇司令部很快利用狼群战术组织了几次成功的作战行动,在北大西洋海域击沉了“皇家方舟”号就是最值得夸耀的战绩。那一次共有9艘潜艇参加战斗,是德国海军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支“狼群”。 赫森继续说道:“u-71在北,u-130和u-159在东,u-169在西,四艘潜艇眼下过于分散,而u-55、u-76、u-78和u-101将在数小时后从东、北两个方向加入,8艘潜艇攻击一支防守严密的护航船队绰绰有余,但这可是一支有不少驱逐舰护航的主力战斗舰队!在我看来,sao扰性进攻已经是我们能力的极限了!” 站在海图前的邓尼茨继续保持他一贯的思考姿势,以沙恩霍斯特号为首的德国主力舰队已经平安返回挪威海,但他却不愿就此放弃袭击英国本土舰队的大好机会,尤其是有击沉皇家方舟号和声望号的先例,他更加坚信潜艇作为一种有效的海上进攻武器是能够威胁敌方主力舰队——各国潜艇部队在上一次战争中的表现就足以证明这点,而身为如今德国潜艇部队掌门人之一的冯.赫森更是有过指挥一艘潜艇先后击沉两艘英国战列舰的辉煌战绩。不过,如今各国海军的主力舰要比上一次战争拥有更加庞大的身躯、更好的防御和更为先进的技术,这使得它们更加难以被击沉。 思索良久,邓尼茨转过头看着赫森,“我并不这么认为!战斗舰队的运作方式和严密护航体制下的商船队并不相同,一艘战列舰或者航空母舰的价值也远非一艘大型商船所能比的!只要有机会,我们就不应该放弃!将军,还记得冯.芬肯施泰因将军关于战争阶段的观点吗?” “海诺的观点?”赫森有些意外于邓尼茨此时提及这个属于私下性质的言论,但它当时确实到了几位将领的一致认可——海上战争应尽早结束,德国海军能力范围内的最大目的就是替德国争取到一个较为有利的和平条件,然后利用战争中获取的资源和空间继续扩充实力,而仅以德国海军目前的阵容,单方面击败英国海军简直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虽然这个观点并不适合德国大众,但它的确是目前形势下最理智的想法。我们无法指望意大利人或者日本人能够在战略上给我们很大的帮助,我们应该打破目前的格局,然后才有获得最终胜利的可能!”邓尼茨满脸坚定的说:“所以,将军,我觉得我们应该抓住一切机会不断从心理上给英国人以打击!皇家方舟号、声望号以及纳尔逊号皆是如此!” 半晌,赫森沉沉的说道:“好吧,将军,毕竟你是这里的作战指挥官,我想海诺一直支持你担任这一职务必然有他的理由!8艘潜艇,我想我们还损失得起!” “别太悲观!”邓尼茨嘴角难得的露出一丝轻松,“我们的潜艇指挥官们勇敢但不鲁莽,看看他们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吧!”(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target=_blank>,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