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_驰骋大洋 第35章 命运之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驰骋大洋 第35章 命运之线 (第3/3页)

他心中一直以来的困惑在此刻都得到了解答,牺牲一部分舰艇以获得战略上的胜利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5艘最新式驱逐舰的代价怎么看都有些过于沉重,要知道德国海军目前最缺乏的就是驱逐舰,到挪威战役开始时整个海军仅有21艘驱逐舰可用于作战,这一数量大大少于老对手英国海军,它的缺乏使得德国海军只能暂时放弃已经取得显著战绩的布雷行动,转而将全部驱逐舰投入到挪威登陆作战中。

    张海诺的猜测并没有错,天亮后不久他便得到了本特将军指挥的驱逐舰队从丹麦海峡突围的消息。为避免暴露舰队方位,张海诺并没有立即发电让本特赶来会合,而是率领主力舰队首先同海军部预先安排在挪威北部海域的油船会合。经过整整一天的补给,两艘战列舰和航母“格拉夫.齐柏林”号所剩不多的油舱终于被重新填满,舰员们还利用缆绳和交通艇将一部分伤员转移到补给船上。在这之后,补给船根据张海诺的命令带着伤员迅速驶往摩尔曼斯克,他们将在俄国人的安排下通过陆路秘密运回德国。

    另外一边,英国本土舰队则受到了精神和生理的双重摧残,他们一夜间受到德国潜艇的袭击多达9次,虽然只损失了一艘轻巡洋舰,却是前所未有的狼狈,官兵士气大跌自是不用多说。天亮之后不久,英国海军司令部就作出了本土舰队主力返回斯卡帕弗洛的决定,但他们并没有临阵换帅,在接下来协助联军部队登陆挪威的行动中,帕豪斯爵士依然是海军方面的指挥官,但伦敦已经开始积极考虑他的继任者,地中海舰队副司令约翰.维托中将成了最热门的人选。

    就在德国舰队击沉“纳尔逊”号后的第四天,英法联军在挪威中部的特隆霍姆附近登陆,在忠于国王的挪威军队配合下,联军迅速对特隆霍姆发动猛烈进攻,但人数占优的联军却在德国空军高密度个轰炸下损失惨重,而先前攻占特隆霍姆的德国陆军也依托地形和临时构筑的阵地进行了顽强的抵抗。4月25日,一师德军增援部队抵达特隆霍姆,守军随后在空军掩护下发起反击,英法联军不敌,被迫于数日后完全撤离这一区域。

    在挪威北部,英法联军虽然已经占领纳尔维克港并打通了挪威和瑞典之间的交通线,却始终无法摆脱德国山地步兵这个心头大患。尽管缺乏德国海空军的直接支援,德国第3山地步兵师的两千多名官兵却在迪特尔将军的指挥下在挪威北部山区打起了游击战,自从纳尔维克重新被联军夺回后,他们以联军运输部队和小股部队为目标进行了数次成功的歼灭战,直到弹药告罄方才徐徐向瑞典边界撤退。

    在德国海军和陆军的努力下,自4月9日挪威战役开始后的一个月时间里,德军和英法军队在挪威的交战虽互有胜负,但德军依然逐步控制了挪威大部。到了5月初,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德国统帅部将进攻挪威的陆军主力部队调回德国,海军部也得到了密令:全力配合陆空军即将对西线发动的进攻。

    1940年5月10日,天刚破晓,成群的德军施图卡轰炸机突然对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的机场、铁路枢纽、重兵集结地区和城市进行猛烈的轰炸。5时30分,在北海到马奇诺防线之间的300多公里的战线上,德军地面部队向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发起了大规模进攻,揭开了入侵法国的序幕。

    得知这一消息时,张海诺和他的舰队仍然游弋在挪威海北部远离挪威海岸和英国飞机侦察范围的海域。经过几周来的休整,舰队官兵早已恢复了往日精力充沛的状态,这段时间德国海军部还冒险从本土派出补给船,其中有两艘装运零部件、修理工具以及弹药的顺利穿过英军封锁线来到挪威海,它们的到来大大提升了舰队的士气。官兵们和随舰技术人员一道利用这些工具对各自战舰进行了有限的维修,由于重伤员已经由补给船转送走,两艘战列舰上此时只有为数不多的轻伤人员,尤其是弹药得到补充后舰队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的恢复。

    早在挪威战役开始之前,张海诺就通过埃德文详细了解了德国陆空军现有装备和战术状况,加上他对法国陆军的了解,只要不出现大的意外,英法军队将无力阻止德军钢铁洪流的进攻。作为一个“后来人”,张海诺对于敦刻尔克大撤退是印象深刻的。他一方面对英国人的雄心和勇气感到敬佩,同时也感慨于德国指挥层的巨大失误,如今法兰西之战已然开始,他可不想错过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役。于是当5月14日挪威海再度风雨大作时,他从“格奈森瑙”号上发布了新的舰队命令:返航!(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target=_blank>,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