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18页 (第1/2页)
自然,梁州牧之所以能够对于挖人家皇帝的坟头这件事情变得如此热衷,狂热,其中肯定少不得贾诩的推波助澜。 在贾诩的每日不断画饼,而且是那种画的丝毫不显、让你意识不到在画饼的画饼之下,梁川成功的被忽悠瘸了,从此好好的梁州牧沉迷挖坟,无法自拔。 后来又在贾诩的一次“无意间”随口一言提到了他的儿子已经年逾弱冠,所以那个时候已经被贾诩给忽悠瘸了的梁川直接一拍手决定让儿子提前感受州牧这个位置,而他则是去亲自挖坟。 之后又出于贾诩为人的靠谱,所以又一拍手索性决定了,就让贾诩从旁协助自己儿子干活,带着工具离开之前跟儿子交代道,有么事儿不懂的就去找贾诩,反正他肯定懂。 于是贾诩现在就成为了梁州正儿八经的二把手,甚至因为梁川的儿子太过稚嫩,所以其实某些时候还能压住一些这位“少主”一头。 是以如今梁川不在,梁州诸多大事都是由贾诩做主,供给前方的粮草这事儿也毫无意外是由他负责。 但是现在前方的粮草却是快要断了。于是本来人在前线的戚姓。年轻将军是星夜兼程连着多死赶回来的,就为了找现在管这事儿的贾诩讨个说法。 而在对面的年轻武将恨不得提着他的领子,把他给揪起来的焦躁之下,青衫的文士则是仍然不慌不忙,轻飘飘反问一句,“将军何故如此急躁?” 然后就在年轻人要发货真的去揍他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菜鸡文人的时候,猛的又听到贾诩道:“敢问将军一句,诩之前叮嘱过将军的事情,您可照做了?” 一瞬间刚刚还气焰拉满的年轻人顿时间就偃息旗鼓了下来。 明明贾诩并没有望他,但是在这一刻却无端地感觉被面前人看了个精光,透明的不能够再透明,么都瞒不过他。 贾诩放下手中狼毫,仍然不轻不重的反问道:“既然将军并未按照诩之叮嘱,如今又怎能追责到诩的头上?” 是了,贾诩之所以从头到尾态度不慌不忙,稳的一批,根本就不是别的原因,而是因为这来找他闹事的年轻武将要问责的“责”根本就不在于他,而是那闹事人本身。 听到贾诩的这句,后来有些泄气的年轻人顿时又重新不忿了起来,大声反驳道:“你说的倒是轻巧,但是行军打仗你告诉我如何要减用军粮?将士们吃饭都吃不饱你让他们怎么打仗!” 想起之前贾诩特意叮嘱的东西,他心中就一阵来气。让他压着粮草不给前线兵士们吃饱,听听,这是人能说出来的话吗? 青衫的文士始终维持着冷静,“您对我发怒又有么用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