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案无名之火 (第11/13页)
医院,协和医院看放射病很有经验,有瑞典和加拿大的专家长期驻院,所以,江一明把他们送到协和医院。 他们非常不安,不是担心身体或者病情,他们被铱-192辐射的时间不算很长,不会有生命危险,而是担心不能在短时间内抓捕凶手,他们忍受着恶心和眩晕,要求参加抓捕工作,被江一明派来的民警看护着,病没好之前,不许任何人走出医院。 2号重案组提取了静崖山庄的录像,把7月13日上午8点到14日上午8点的录像截成12段,分给12位刑警查看,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查出嫌犯,但他们看完录像,对录像中的车和人进行核实,没有一个嫌疑者。 这24小时内进入静崖山庄只有三辆商务和两辆轿车。商务车分别是国税局的干部和员工、南山贵族学校的学生、市政府办公室的干部,共21个人,轿车分别是杨龙和蔡忠的,这些人都相互证明不地犯罪现场。 静崖山庄每间房子的大门上都有监控器,凶手只有避开监控器才能进入“王维”,所以,完全可以排除开车进入山庄的人员所为。凶手应该是从别处徒步进入山庄的。否则不可能避开那么多的监控器。 牛角山方圆近3平方公里,海拔165米,山上大部分是松树和杉树,非常茂密,没树之处长满了芦苇和杂草,任何人进入其中极难被发现。 3号重案组没有查到任何可疑的车辆和人员。 方局非常着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嫌疑对象,即使警察是神仙也没有用。方局长最担心凶手再次杀人。 小克躺在医院哀声叹气,说命不好,中了凶手的诡计,失去了个与凶手比身手的机会,他来重案组还没和高超的凶手打斗过。 吴江静静地躺在床上,让思维进入深层,他回想现场的每个细节,每滴鲜血的形状、血流的走向、周围的摆设、足迹的状态……对,凶手的足迹好像在哪儿见过,到底在哪儿呢?他见过的足迹成千上万,怎么才能从众多足迹中判断出是谁的呢?他倒序着去寻思,突然,他想起足迹和阮志丰的非常相似,吴江上警校读的是痕检专业,对足迹特别敏感,而且记性特别好…… 吴江被自己的灵光乍现鼓励着,艰难地从床上坐起来,深深吸一口气,去拿手机,然后拨出去:“江队,我想起来了,现场的足迹跟阮志丰的非常相似。” “真的吗?你有多大把握?”江一明十分兴奋。 “最少有八成把握!” “好,太好了,老吴,我相信你,我马上叫刘彪去比对。”刘彪是吴江的助手,刚来重案组不久,属于外围的侦察员,但他对比足迹也很在行。 经过比对,证明足迹就是阮志丰的,江一明把情况抽方局长汇报,方局长非常振奋,打电话向贾义仁汇报。 贾义仁命令所有电视台、网络、媒体进行特别报导,把阮志丰的相片在电视台持续播放,悬赏20万元给提供有价值线索的人,悬赏通知一公布,全市沸腾了。 这7月14日下午4点的事,离案发时间10个小时。 江一明怀疑阮志丰还躲在牛角山上,因为山上没有路,他穿过满山的荆棘下山最少要2小时,不论用什么工具离开本市都要1小时,共需要3小时,但是,案发后半小时,牛角山的各个路口都已经被民警封堵了,每200米都有两个荷枪实弹的警察在路上守候,阮志丰想从山上下来,进入公路几乎不可能。警方的动作这么快是有预案的。 当然,贾义仁坐镇指挥很重要,他是市委常委,可以调动武警、特警、防暴警,因为他是杨龙和柳青云是生死之交的战友。 贾义仁接受江一明的建议,命令各警种共1200人,迅速把牛角山团团围住,开始搜山。 牛角山不大,也不小,但1200人进行地毯式搜索兵力不足,经过协商,贾义仁又从驻防部队调来1000人,配合警方搜索。为了以防万一,贾义仁部署200名武警守候在牛角山脚下,形成两条包围圈,一条是动态的,一条静态的,这样,阮志丰就插翅难飞了。 贾义仁从武警部队调来两架直升机,配合警方搜索,牛角山被探照灯和强光手电筒照得如同白昼。贾义仁赶到牛角山督战,他们从山脚开始往山顶搜查,两条警犬在丽人水库边就驻足不前了,难道阮志丰潜水逃走了吗? 不可能啊,丽人水库只有一万平方米,除了坝底下有条钢管外,没有别的出路,人是不可能顺着钢管流出的,因为流程近两公里,哪怕一只老鼠被卷到里面,也会因缺氧而死。 吴江打电话江一明说:上世纪60年代,毛主席倡议“深挖洞、广积粮”时,市民在牛角山挖了一个深洞,80年代后期,政府为了发电之需,建设了丽人水库,因此,洞口就被水淹没了,洞的入口在水坝右上方十米处的大松树下,要要潜入水中三四米才能找到入口,出口在牛角山的东南方向,被石块封住,很难出去。 江一明是散打高手,而且认识阮志丰,他自告奋勇地向贾义仁请战,贾义仁同意了,但必须有人陪同。江一明说人不要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