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踹了渣夫后她宠冠六宫了 第79节 (第2/3页)
,顿时不甘心极了,咬牙切齿对着姜太后道:“姑母,皇上下了废太子的旨意不过两日的功夫,那昭贵妃竟敢端起未来皇后的架子,这让姝儿的,脸往哪里搁啊。” 说着,她又哭哭啼啼道:“还有恪儿,那日被圈禁在咸安宫,那咸安宫可是几近荒废啊,恪儿何曾受过这样的委屈。这若咸安宫的人再为了讨好昭贵妃,故意折辱恪儿,可如何是好。” 此刻的姜皇后一改那日忤逆姜太后的态度,似乎又恢复到了对姜太后言听计从的样子。 姜太后自知这侄女就是个蠢的,所以也不和她计较之前的事情,只淡淡道:“慌什么慌?皇帝下了废太子的旨意,可也得通过朝臣们那一关啊。哪里就区区一道旨意就能轻易废掉太子的。” 说着,姜太后像是想到什么似的,吩咐身边的窦嬷嬷道:“去,传话给礼部尚书府,让那明氏往慈安宫来,就说哀家有心让她在慈安宫小住几日。” 什么,姑母这个时候竟要召了明家姑娘入宫? 姜皇后瞬间愣住了,在她看来,皇上下了废太子的旨意,这大婚的事情,该也作罢了。而这准太子妃明氏,也不可能再嫁入东宫了。 可偏偏,姑母竟要这个时候竟提及了明氏,姜皇后心中顿时诧异极了。 见她眉头紧促,姜太后难得的解释道:“如今外头因着废太子的旨意,人心惶惶的,朝臣间也少不了那些墙头草,随风倒。可这个时候,哀家召了明氏入宫,便是借此告诉朝臣和世家大族,哀家且不会答应皇上废太子呢。” 姜太后这个时候还能保持这样的定力,那都是因着,背后有李家在。 六宫里,因着废太子的事情,人心各异。 今个儿的早朝上,朝臣们也因着皇上突然下了废太子的旨意,吵得不可开交。 皇族们早就看不惯姜太后把持朝政,看不惯姜家这个外戚,所以俱都脸色铁青,诉诸太子的罪状。 “太子昔日里行事糊涂也就罢了,竟敢偷偷和自己的乳母乱来,还至其有了身孕,这真是丢祖宗的脸呢,若皇上这次饶恕太子,只怕他日后愈发不知收敛,江山社稷交到这样的人手中,无异于是一个笑话。” “是啊,此女作为太子的乳母,太子却让她怀了孩子,这可谓是皇家最大的丑闻,史书上怎么写,天下人怎么议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皇上若袒护太子,也有损皇上的英明的。” 朝堂上,恨不得就此扳倒太子的人有,可另一阵营,却是那些支持太子的。 提及废太子这是,这些朝臣们语气不见退让,直接道:“皇上,这说到底是太子私德有亏,可这也无需太过抓着不放啊,何况太子未必是自个儿愿意的,八成是这乳母赵氏想着法子哄骗了太子,才让太子铸成大错的。” “就是,这太子大婚在即,出了这样的事情,还是息事宁人为好。何况,这些年太子是第一次犯此大错,皇上还是该给太子再一次机会的。” 听着朝臣们吵闹不休,坐在龙椅上的承宁帝却是不动声色,只漫不经心的转着手上的白玉扳指。 终于,朝臣们发觉皇上只字未言,只冷笑着看着众人。一时间,大家俱都闭了嘴。 乾清宫瞬间安静下来,承宁帝看着大家低垂着头,却是依旧什么都没说,起身淡漠的离开了。 却说承宁帝出了乾清宫,戚海忙低声把诸妃嫔今个儿往延禧宫去请安的事情,还有御膳房做了小动作的事情回禀给了皇上。 承宁帝听着,猛地看向戚海。 不能承宁帝开口,戚海急急又道:“皇上,显阳宫那边有奴才盯着,断不会真的给娘娘委屈受的。您放心。” 承宁帝自然不会疑心戚海办事不力,可不过一日没宿在显阳宫,没由徐琼亲自侍奉着穿衣,送他出门上早朝,他竟觉着心里少了些什么。 而这样的认知,让承宁帝心里倏然一暖。 可他这个时候去不能真的奔向显阳宫,他得腾出手来,把太子和姜家的事情给办完了,这样,才算是安心。 毕竟这些年,他为了废太子,为了扳倒姜家,可以说是费尽心机。 当然了,除此之外,他之所以要冷着显阳宫,也是为了不让显阳宫在成为靶子罢了。如今,所有的注意力突然转到延禧宫那边,姜皇后和姜太后原先对徐琼的恨意,如今也该都到了昭贵妃那里。 如此一来,姜家姑侄自是不会想着对显阳宫下手了,至于昭贵妃,这会儿就如小人得志一般,最多也不过是小打小闹,也不会真的敢做些什么,惹了自己动怒。 只是虽知道这些事情,承宁帝还是忍不住问戚海道:“上午娘娘都在做什么?心情怎么样,可受了影响?” 听着皇上问话,戚海忙回禀道:“娘娘看了会儿书,后来便往屋檐下逗弄起鹦鹉来了,之后还修剪了些花花草草。” 虽早就知道自己心爱的人儿便是这样宠辱不惊的样子,可真正听说她能这样淡定,闲散,承宁帝还是感受到了她对自己的信任。 昨日他未往显阳宫去,宫里那么多的流言蜚语,说她即将失宠的,说她日后会被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