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9页  (第2/2页)
同学从法律后果的角度阐释了这一现象,你的回答和对问题思考的角度非常刁钻和有趣。这里面的确有避税的原因,不过,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将工厂设置在国外,更要是为了贴近销售市场,以及避免生产和销售环节所产生的多重关税……”    他的言语幽默风趣,三言两语地破解僵局,带过了话题,再次把现场的氛围调动起来。    边上的男生挤到方琤身边,悄悄问她:“同学,你是法学系的吗?”    方琤礼貌地回:“不是,我是心理学系的。”    “啊?心理学系?”男生懵了一下,准备好的话全卡住了。等他想起自己的目的时,方琤已经走开了。    ***    江行舟掐的时间非常准。三十分钟后,他结束了演讲。    听众仍意犹未尽。    持人刚宣布散场,女生们立刻围了上去,争抢着要跟江行舟合影。    江行舟的目光越过人群,平稳地落在某处。    方琤似有所觉,抬起头,与他的视线隔空交汇。    江行舟眸里有光华流转,唇角微不可察地勾了勾。    方琤朝他点了点头,便又低下头去。    还有半个小时,方琤趁着换场的空隙,翻了翻陆嘉言给她发的资料。    是与防范“校园贷”相关的法制宣传稿。    她快速浏览了一遍,心中大致有了一个底稿。    一个小时后,讲座顺利结束。    方琤收拾资料走下讲台,立刻有人迎了上来。    是那名叫苏觅的女记者。她举着话筒,笑意盈盈:“方律师你好,我是S市电视台的记者苏觅,刚刚听了你的讲座,心里很有感触,请问可以采访一下您吗?”    她用职业化的笑容掩饰自己的情绪。    方琤的目光不动声色地从她脸上掠过,微微一笑:“当然可以。”    “方律师,您认为,在高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苏觅事办的口吻问了几个和讲座有关的问题。    方琤很配合地作出回答。    几轮问答后,苏觅面带微笑地结束了访问:“好的,谢谢你接受我们的采访。”    “不用客气。”    “回答得不错啊!”    一个爽朗的笑声突然传来,让方琤和苏觅都为之一愣。    方琤回过头,看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头正笑眯眯地看着她:“方琤啊,你还记得我吗?”    “叶教授。”方琤迎了上去,“您看起来比以前年轻多了。”    “哈哈,你还是这么会说话。”    叶教授又说:“刚才你的讲座我也听了,很不错,没想到你还是走上法律这条路,你当初没有转到我们法学系,真是可惜喽。”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