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9页  (第2/2页)
张小花道,李紫荆回头看了她一眼,“很多人也觉得你是英雄。”    张小花的脸红了,她正要说点什么,李紫荆又道:“我就这么觉得。”    张小花的脸更红了。    他笑了下,王小花的脸更红了,她有些不自在的向窗外看去,轻咦了一声:“那是干什么?好像很堵,咱们要不要绕路?”    李紫荆向旁边看了一眼,呀了一声:“忘了,这时候正是天茗放学。”    虽然不是这个城市的,但因为不时的就要往这边跑,对这边一些知名学校也是知道的。    “很有意思的样子。”张小花本来是想让绕开的,但再看看就来了兴趣,就见那些小孩子,四个一排,互相拐着对方的手肘,仿佛还在背着什么,她打开窗户,立刻那声音就清楚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他们在背《三字经》啊……”    “嗯,这应该是低年级的,我记得高年级会背《百家姓》。”    “真有意思。”    张小花更来了兴趣,她趴在窗户上向外看去。    李紫荆慢慢的开着车,跟着队伍前行。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也许这个国家还有很多的不足,也许他们还有很多的问题,但是他,他们就是这样,一代传一代,一直的向前的。    下面还有一点~~    作者有话要说:    那些隐藏在历史中的零零碎碎    一,锅包rou    (一)    在李先生把自己送给他的锅包rou分给学堂里的其他学生的时候,王沧海第一次知道了尊重是什么意思。    “先生为何不吃?”他问,“我是看先生总是杂面馍馍才带的这个。”    “已能果腹。”李先生道。    王沧海仿佛明白了,又仿佛并不明白。    只是忽然觉得上学也许痛苦,先生却是好人。    (二)    王沧海刚到开封时,喜忧参半。    省城繁华宽大,远胜家乡。    却口音有异,习惯不同,幼时玩伴全无,还有人笑他是土包子。    为排遣孤独,他加入了一个救亡组织,每日有活动,经常有吃喝,交谈中必有抱负、志向,王沧海觉得甚好,直到有人开始派发福、寿膏。    (三)    王沧海第一次看到杀人,就在开封街头。    两个本地男子被一日本人用法币引诱者斗殴。    两个男子开始出手无力,直到那日本人拔枪相对。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