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3页  (第1/2页)
    崔春有些担忧道:“我们镇去年有一个妇人被休,今年又有一个,这样子传出去名声不太好。”    贺盼弟道:“我有儿子的都不怕,你怕啥?我说你跟三弟赚到钱了,得抓紧生儿子。”    李大北、李二北各有一双儿女。    李三北和崔春只有一个女儿李金,今年三岁。    崔春忍不住摸了摸肚皮,李三北耕耘的很勤,特别是正月这些天……怎么就怀不上呢?    李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会不会因为她生不出儿子就休掉她?转念又觉得不会。    “苦了吴氏的儿女。”    “陈同不会有相好的吧,所以急着把吴氏给休了?”    大家谈论吴氏被休的事,就没再想着李安买铺面。    不知过了多久,李安、李二北兴高采烈的回来了。    李安老脸笑开花,跟众人高声道:“今天真是巧,我们在衙门得了地契后出来,路过酒楼,被英杰叫进楼,酒楼的东家说有批旧的桌椅、碗盘不要了,白送给我们,还说县城粮铺也是他开的,我们家买面,支付成本价就行。”    李大北望着李玉雪激动的道:“这次真是托妹夫的福。”    李玉雪笑靥如花,道:“原来他早起去县城找东家,就是为了帮我们饺子铺的忙。”    贺盼弟迫不及待的道:“我们去饺子铺吧。”    李玉雪提醒道:“拿着纸笔吧,有什么想法就写下来。”    李大北赶紧去拿文房四宝。    李家跟吕家不同。    李安把四个儿子都送去上学堂。    李大北四兄弟五岁时就进县里的学堂,均是读了六年书,识字、算数都会,就是没有一个是读书的料,没有一个考中童生。    不过,读书让他们的人生获益匪浅。    李大北在外面收猪,有时要签契约;李二北在衙门当衙役,要能看懂告示、官文等;    李三北当木匠老是跟主顾签契约,李四北进货卖货要算账。    李大北四兄弟靠着自己赚钱在平镇砌砖房,就比镇上的同龄人强。    平镇主街尽头,西北风呼啸。    布铺大门前用竹竿挂着写有黑色「布」字的蓝色布幡,被西北风吹得快要卷成一团。    第53章    又有人分家    “风好大!”    “这里是官道进主街的入口,就是风口,风往这里灌!”    李家人急匆匆的进了布铺的大门,终于避开了寒冷至极的西北风。    李玉雪环视布铺,是个大长条的户型,宽两丈多。    前厅大约八十平米,柜台、桌子、凳子什么的都没了,现在空荡荡感觉挺大,等摆上桌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