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7页 (第2/2页)
哟哟地溜达走了。 段小安本来觉得这事儿到这儿算是完了,挨了骂以后这人应该也不会再往这边儿走,所以也没往心里去。 结果当天晚上就又有人在她家楼下放喇叭,声音很大,非常聒噪。 但现在这要么手机要么评书机、小喇叭的几乎人手一个,放个歌放个相声、评书,人家就爱遛弯的时候听,他们也管不着。 可谁承想,这遛弯儿的也不知道怎么着,都爱跑到他们家楼下放喇叭来,还一个假期一天不落。 这好不容易过个节,闺女带着外孙回来住几天,段小安本来挺高兴的,结果天天有人跑到楼下放喇叭,吵着孩子休息,闺女就又带孩子回婆家了,段小安心里能痛快喽? 正憋着一口气呢,今儿就又听见有人在楼下放,她本来是想开窗户骂街的,但仔细一听,这喇叭放的内容不对劲啊! 第27章 【027】 温朔一听到“放喇叭”和“内容不对劲”这两个关键词, 立即就联想到了之前八十好几的哥哥放喇叭骂meimei的事儿,觉得这两件事儿之间肯定有某种关联,最起码儿的, 这件事儿的肇事者肯定是由那件事儿受到了启发。 再往下听, 段小安说了几句喇叭里放的内容, 温朔就更确定了。 不过这个喇叭放的内容可比当初那位八十多的哥哥整的丰富多了, 都编成歌谣了,还带配乐的。 段小安就听了一遍,还没听全, 自然无法全部复述出来, 于是指着人群里的一位老爷子的鼻子就骂:“姓李的有本事你现在放啊!当着警察的面儿,你放啊!你敢吗!” 被她指的老爷子也不生气,慢悠悠道:“放就放, 我又没干违法乱纪要被警察抓的事儿, 怎么不敢了?” 说完,老爷子不着急不着慌地打开自己手里的评书机,开始放那段儿歌谣。 炎热的日头下, 四周皆静,只听一段前奏过后,稚嫩的童声半说半唱地读了起来: 老刁婆, 嘴不闲,张家长,李家短, 谁家有事她围观,光看热闹不算完, 回去瞎编带乱造,说人全家要玩完。 沈家婆, 不灵便,她言人家已瘫痪;郑家女,分了手,她道女生不检点;李家翁,爱闲谈,她编老头婚外恋。 编排完,去乱传,没人信,她急眼,说得信誓又旦旦,赌咒发誓立誓言,扭脸回家笑得欢,反正报应难应验。 谁家夫妻吵个嘴,她去拉架两头编,撺掇女方闹离婚,告诉男方女不检,夫妻最后闹翻天,全因刁婆胡乱言。 别家婆媳关系好,她也看着不顺眼,朝婆念叨媳不孝,东西全往娘家敛,与媳苦口婆偏心,财产都为二儿攒。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