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50)  (第1/3页)
    王北壹话语美滋滋,看来又是向政府开了高价。    邵炼不关心价格,只关心项目。    王北壹对此信心满满,上面看在高科医疗系统巨大反响的面子上,都没还价,您老还担心什么呢?肯定马上火速特批给高科啊。    医疗系统确实反响极佳。    上线测试一周就能虏获人心,成为民生工程议论重点。    看病再也不怕排队了,哪怕排队都迅速诊疗了。    使用者恨不得全国大大小小医院从里到外都给配备这么一套系统,最好连社区卫生所都给装上!    高科公司名声一跃而起,连带着沈明洲三个字都成为了一种象征。    日常玩梗世界范围的空调之父,到了中国人民群众这里,沈明洲成为中国免排队特供版的救命之星。    夏天的命是空调之父给的,我的命是沈明洲给的。    再也不用感冒发烧排长队了。    用过一次之后,我都想把智能医疗箱抱回家。    患者感激,医生感动,虽然重症急症还是那么多,至少一群症状简单的常见病患者,能够进了医院就领着药走,不用见到浩浩荡荡的长龙队伍,在诊疗室外痛苦等候了。    外界媒体歌颂智能时代新突破,医疗业内也感觉真正科技带来轻松。    连科技类报刊杂志公众号,都在仔细跟踪报道医疗系统的庞大构造。    日夜运行45天,没有出现过任何重大故障。    系统完善得令人惊叹,预约采访沈明洲、高科创始人、工程师的媒体排了又排,约了又约,最后只得到了暂时没空,请等公司后续的统一媒体见面会。    忙,可以理解。    连采访都给推了,这是有多忙?    媒体不禁腹诽,实在是摸不着高科的意图。    换成别的公司做出如此广受好评的系统,早就各种专版专访演播厅轮番上场,享受荣誉了。    可是,从上到下低调得匪夷所思,到底在忙什么东西?    业内的议论伴随着医疗系统逐渐被患者接受,始终没有停过。    就在大家一致认为高科沉默得诡异的时候,官媒特版刊登了重磅合作,炸翻了一池游鱼。    《科技助力应急救援,蜻蜓上线整装待发》    整版报道,详细讲述了无人机现状,并且列出了高科公司沈明洲研发的蜻蜓救援型无人机的优势。    太阳能持续供电、长时间续航能力远超国际,一秒响应的三维透视建模系统,辅助救援队伍实时定位灾难现场情况。    高科公司CEO邵炼告诉记者:蜻蜓无人机成本低、易cao纵,已经获批公安部许可,即将在各个救援部队上线,作用于抗灾救援及处置突发事件。    看完报道的人,发出一声卧槽。    难怪高科拒绝各种媒体报刊,原来,大招藏在官媒上!    红头官媒,公安部许可,全国上线!    虽然没有新闻发布会,但是阵仗不比医疗系统发布会来得小。    而且,蜻蜓连名字都没改,原封不动的将沈明洲夺得行星奖的无人机继承了下来,还在专版报道里大书特书无人机的救援优势,足够突显公安部和官媒对沈明洲的重视程度。    新闻图片里的蜻蜓,不再是那只略显粗糙的手工作品。    经过流水线生产之后,身上银灰色光芒,显得更加的锐利夺目。    新闻一登,全民瞩目。    没看到也没关系,澄明市和省级地方台,特地播放了他们对高科的专访。    衣着得体的CEO邵炼,外貌夺目,思路清晰的介绍了蜻蜓的应用和未来的规划。    甚至还提到:高科将持续参与平安中国构建计划,为中国百姓的健康、安全提供助力。    言辞之间,颇有我们是官方认证的特供企业的气势!    听起来,除了医疗系统和蜻蜓,他们还有不得了的大动作!    什么产品发布会,都比不上这样的官方待遇。    哪怕是隔着大半个地球,劳伦军备都能收到最新消息。    之前,在美国备受关注的蜻蜓只有一台,现在是    批量生产,全中国上线,公安部门、武警部队,各省市集中配备,约投入1000套蜻蜓系统协助救援抢险,耗资近2亿人民币。    克拉夫怒不可遏。    2亿人民币,只够中国买10架蝰蛇!    可是,性能远超蝰蛇的蜻蜓,竟然以这种低价卖出去1000架!    这无疑是中国对他们军备公司的挑衅和侮辱。    弄两台回来!克拉夫遏制不住心头的暴躁,将新闻打印稿撕得粉碎。    两台蜻蜓到手,一台拆了拿去研究,一台拿来砸碎泄愤!    蜻蜓交付使用当天,全国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