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页  (第1/2页)
    孟氏听后,忍不住悄悄想着,说不定是璋儿他爹传给他的天赋吧。    别的蒙童年龄较小,本来就很佩服柳庭璋这个大哥哥,很听他的话。    如今又日日听秦夫子夸奖他写字好,更是觉得大哥哥了不得。    一个一个小萝卜头,常常拽着柳庭璋的衣袖衣角,求他传授练字诀窍。    夫子果然对世事洞察入微,居然能想出这等省墨的练字妙法。这是柳庭璋的想法。    第11章    当然这样的法子也只适用于他们俩之间特殊的情况而已。一是旁人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描红底子,书法大家写字肯定都是写在纸或者绢上的,要描要拓的话,如果像是柳庭璋这样用水在布上写字,下面不论是纸还是绢底,肯定会被氤湿,再用不成第二次。    第二点,像是柳庭璋这样以水写字,自己尚且不等看明白字体字形,便消失不见了,遑论等人来评点指教。自然不知深浅,不知改进方向,练也是无用功了。    虽然不明白为什么是自己,一个穷小子,能有与夫子这场奇妙缘分,柳庭璋总是深深感激的。    他有时给夫子写下感谢感激之语,夫子会教导他说。既然当了师兄,就要有个师兄样子,尽早将毛笔字练好,将来手把手地教身边蒙童们写。按理来说,这样子应该比他们只能纸上交流写得更好才对。    柳庭璋自然应下。他有信心,在夫子指教下练字有个一年半载,必然会比秦秀才写得要好。到时候当个助教,指导师弟们,也是应当应分。    天气越来越冷,进了腊月,更是滴水成冰。他们一家三口,每日都要早早从家里出发,到了私塾院子里,先开窗换换空气,不过一刻钟立马关上,再生火暖屋。    授课正房,四角都支起了小小墩地的炉子,他们没钱采购上好的无烟银丝炭,买得都是碎柴碎炭,即使柳庭璋用上了当年在铺子里学到的手艺架设了烟囱,屋子里还是会有很重的烟气。    蒙童们都穿着厚厚的棉袍,裹成了一个一个rou球。坐在屋子里,要不就是被炭火呛得一个劲咳嗽,眼睛流泪。    要是将炉子熄灭,又一个一个冷得打哆嗦,手指头都伸不展,衣物又限制着弯肘提臂,根本练不成字。    秦秀才带着大家伙背了十来日的文章,看着实在不成个样子,干脆提前放了假,约定元宵节后天气转暖,再开课业。    这样一来,柳庭璋除了每日过来检查检查房屋门窗,便再无事情。    他想练毛笔字也一样的不行,水盛在浅口大碗里,他蘸着写几个字,水面上就能浮起一层薄薄的碎冰。    用热水他又怕伤了毛笔,索性向纸上夫子告假,暂不练习毛笔字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