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3页 (第1/2页)
年轻皇子们做事冲动,有热情,也真是没有经验。皇上结合这些日子以来的事情,思考很多。不管是户部、还是水师以及加大海外贸易,都很难很难cao办。 等黄履庄的两轮车技艺研究出来,再带起来一波浪潮,朝野上下的矛盾就会激发出来。 而一旦皇家露出来一点点要“廉政、重视技艺”的苗头,这些读着圣贤书占据高位的臣工们就会集体反对,说皇上不仁慈,说皇上忘恩负义,说皇上自己吃rou不给他们喝汤,说皇上中了邪居然不务正业地重视匠人…… 皇上喜欢保持平衡和稳定,皇上更喜欢一个“仁义”的名声,皇上也认为这很有必要。 “仁义”,“仁义礼信”的儒释道人间里,最好的一件衣服。 要穿好这件衣服,还要把事情办成,那就需要八旗人的鼎力支持。 “当然,这里头,朕有很多思量。我们大清,能不能走出来一条不同的路?”皇上踌躇满志,很有少年时候夺权平叛乱的气势,“大唐时期,大唐李家一直到唐朝灭亡,也没有获得世家大族的认可,嫁个公主人家就能不娶。 元朝时期,一直到灭亡也没有管制汉家人的思绪,闹得最凶的一次,也只是发配到蒙古当喇嘛,好吃好喝地伺候着……” 皇上很感叹,他也不想管制汉家人写诗作赋的,可是元朝的教训在这里,他还想着,大清总么也要坚持一百年。 “大清,不走唐朝的道路,不走元朝的道路,大清,永远都不是大明。朕今天就是问一问,如果朕改革汉家人的科举制度,用我们的方式选拔官员,有没有可能?小十九要进学,他不习惯宫里的生活,朕计划在儿童乐园附近盖一所童学院,选八旗精英一起,集中培养……” 八旗旗学就是一个花架子,里面的八旗子弟一般都是混日子。汉家人科举过五关斩六将十年寒窗,他们是斗鸡遛鸟十年纨绔。汉家人饱读诗书能文能武,他们是识字,能认识汉字通满蒙语言,那就有差事做。 这是很多汉家人不服的地方。 也是皇上头疼的地方。 皇上叹气:“八旗人太少。算上汉军八旗,满汉蒙二十四旗,也就那么点人,朕不护着,能行吗?”皇上用一口茶,又说,“朕也希望他们个顶个的能干,可这样养着,眼看着,要废掉了。朕,愧对祖先啊。” 皇上落下龙泪,八旗旗主们平时对皇上不管多大的怨气,那也不好发作了不是? 可是他们这些年被皇上打压着,真不敢出头。 万一这是皇上的“钓鱼执法”那? 皇上:“……” 皇上是一个强势的人。他偏心八旗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