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7页 (第2/2页)
“有……”汪翰林不敢起来,犹豫片刻,一咬牙,还是说了出来,“之前黄宗羲、顾炎武的学生万斯年等人修《明史》,后来因为主修人万斯年去世暂停,如今重新开始,……户部尚书王大人几次有意删改润笔……皇上,此书万斯年先生倾注半生心血,《明史》不管哪天可以修成,臣认为,书上都要有他的名字。” 汪翰林伏地磕头。 皇上眉心紧皱。 文人爱名他知道,抄袭文章的事情层出不穷,尤其这样的大型编书。皇上不确定地问:“可有证据?” “有。”王鸿绪是皇上十分亲信的臣子,还是户部尚书,汪翰林逼不得已,真不想得罪他,可是他过不了心里那一关,干脆借着今天的机会,一鼓作气说出来。 “皇上,王大人位高权重,眼光开阔,对书画的研究深有心得,精鉴赏,工于书法,臣一直很佩服他。但他于史料方面,不及万斯年先生的研究深入,臣几次发现,他不光更改内容,还将改动的部分段落换上他的名字。” “皇上,臣知道,《明史》修撰乃是国之大事,吾等当‘团结一致’……”臣也知道王鸿绪修书的观点更符合皇上的要求,可能就是揣摩皇上的意思改的。 “可是皇上,这是天下文人的凛然风骨,平时抄个文章一段诗词无伤大雅,《明史》传颂千古,修书之人应该是高洁之辈!” 汪翰林的声音掷地有声。 皇上气笑了。 这是拿高帽子套他? 皇上气得又踹一脚。 汪翰林:“!!!”被踹一脚,提着的心可算落到肚子里,一条小命算是保住了。 “臣谢皇上宽容。”汪翰林知道彼此满汉立场的彼此为难,真心感谢皇上的宽容。 皇上那龙脸比屋外的风雨还阴郁:“起来吧,这事,朕会教训王鸿绪。” “臣谢皇上隆恩。” 汪翰林擦擦额头的汗,麻利儿爬起来,可不敢再惹皇上。 皇上更气:“现在知道害怕了,刚才的勇气哪里去了?” 汪翰林搓着手“嘿嘿笑”:“皇上,臣就仗着皇上仁慈‘恃宠而骄’一回,臣哪里有勇敢?” 皇上:“……”皇上简直没眼看:“去洗洗脸,收拾收拾自己,免得小十九见到你说朕欺负你。” “哎。”汪翰林赶紧地行礼退下,那背影简直是逃命一般。 皇上无奈地摇头。 可能,他还信任汪家人,还要留着汪孝祥在京城,就是因为这份“良心”。《明史》修撰里的龌龊官司,谁都装作没看见的事情,他看不惯,他敢在今天说出来,敢替万斯年那些人喊冤。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