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2页 (第2/2页)
红卤,这才是吃原汁原味的鸭子。” “偏了不是?南京烤鸭有南京烤鸭的好,北京烤鸭有北京烤鸭的好,既然有机缘在北京,就要尽情享受北京的好。” “知道~~~”二姑娘赖皮地笑着,“娘,我们这次也在鸭腔子里塞葱﹐盖焖而烧。大伯家的大姐来信说,现在南京人吃鸭子都这样焖,还用铁皮炉子烤,轻便。” “行。我们这次找一只鸭子试一试。” 汪夫人烧好热水,大姑娘一手抓两只鸭子来,鸭子“嘎嘎”地叫唤,母女三个就开始忙乎。 论起来吃,江南江北真不一样。南京人喜好小糖醋﹐讲究略甜微酸﹐鲜咸适度。调制这样的味汁﹐功夫不比烤鸭本身差。 而明炉烤鸭,鸭腔子里面必得灌水。外烤内煮﹐一旦鸭rou熟了﹐这一包汁水也鲜透。趁热把酒酿蜜卤倒进汤汁,浇上糖色、米醋、海盐,考究起来各家有各家的秘方,端出去的红汤老卤才叫家的味道。 而对于讲究的汪家人来说,从鸭子的品种喂养,到鸭子的宰杀,也都是学问。 倒不是和那些穷奢极欲的人家一般,用珍珠米喂养鸡鸭一类,再用人参汤兑高汤等等,而是真正的享受美食,享受这样的做饭过程,讲究一个功夫到家。 这一头,汪夫人和两个女儿一起做烤鸭,老鸭粉丝的各种准备,今晚上都准备好了,鸭子腌制一夜正好入味,明天上午烤制出来,直接送进宫,正好午膳食用。 那一头,汪翰林和三个儿子细细地交代清楚,该要他们知道的要给知道,该要他们注意的要说明白,更要和他们讲清楚朝廷对汪家的态度,汪家的决定,皇子们目前的关系等等。 都忙好了,一家人一起用晚食,天也黑了。汪翰林抬脚就去了许家。 许嘉俊正等着他。 汪翰林将事情大致和他说了。 两个人都沉默。 “其实,我也想知道,当年,为什么退亲。”许嘉俊问。 “……原因?”汪翰林苦笑,“哪有什么很大的原因,不过是戴家的嫡长孙迷上了一个酒家小寡妇,养在外面做外室。” 许嘉俊泡茶的手一抖,抬眼看他。 汪翰林的笑容更苦:“这样的原因,自然不能要父亲和母亲同意退亲,戴家的嫡长孙再怎么荒唐,他也是戴家的嫡长孙,有着基本的素养认知。在他对meimei心里有愧疚的情况下,meimei嫁过去,更好过日子……” “所以,为什么会退亲?”许嘉俊憋着这个问题十多年了,他当时以为,汪家的小小姐嫁进戴家做宗妇,即使没有爱情,日子也一定好的。 许嘉俊的目光逼迫,赤红一片。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