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6页 (第2/2页)
击溃藏军,杀死桑结嘉措,这才致书皇上,还说桑结嘉措所立的六世DA赖仓央嘉措沉溺酒色,不理教务,不是真正的DA赖,请予贬废。 这样的情况下,皇上又对青海蒙古有了怒气,需要帮忙西藏打压青海的气焰了。皇上下旨:“拉藏汗因奏废桑结所立六世DA赖,诏送京师。”历经大半年仓央嘉措一行人到达京城。 太子和汪翰林步行,很快到了皇家寺庙普渡寺。普渡寺在南池子大街路东胡同内,就在皇宫东苑内。本来是明朝皇家的洪庆宫,大清睿亲王多尔衮的府邸,康熙三十三年改建成喇嘛庙,专门供奉“大黑天神”,仓央嘉措一行人暂时就住在这里。 太子和汪翰林进来,面对这位年轻的,出身于可以婚嫁的红教家庭的六世DA赖,都是唏嘘不已。 六世DA赖倒是平静行礼:“阿弥陀佛。感谢大皇帝的隆恩。” “喇嘛免礼,请坐。”太子的藏语说话可以,六世DA赖汉语也会一点点,身边还有忠心的喇嘛给翻译,两个人说话,汪翰林坐在桌边手上书写不停,全程一字不漏地记录下来。 半个时辰后两个人出来普渡寺,太子望着夜色下不断改换名字的皇家寺庙,宛若夜空下沉默的旅人没有着落,心里戚然,默然半响说道:“本来皇上打算在进京路上放跑这位无辜的年轻人,要他隐姓埋名过日子就好了。朝廷要拉拢青海蒙古部落,册封新DA赖势在必行的。……可是现在皇上不同于以前的小心翼翼了,朝廷手里有了银子,还有了新式大炮,皇上就不打算纵容青海蒙古了。” 汪翰林默默在心里加上一句:“儿子们激烈争斗的局面也有了改善,皇上也有了心力去做一些其他事情了。” 汪翰林面容严肃:“太子殿下,这是好事。大清有了新事物,新气象。一切都会随之变化,对待周边地区的态度,也在变化。” 太子轻轻摇头:“孤知道这是好事。可是……”可是,孤还是那个随时会被废掉的太子。 汪翰林眉心紧皱:“太子殿下且莫多想。小臣观太子刚刚和仓央嘉措论佛法,很是通透。小臣有个大胆的建议,太子殿下若有烦心事,可以多看看佛法和道法。皇上对基督教的《圣经》也有研究,小臣也粗粗看了看,确实是好书。太子殿下都可以看看。” 太子一愣。 知道自己这两年精神状态不好,没想到连没见过几面的汪翰林也注意到了。 太子苦笑,就大郡王一伙人天天刺激,皇上天天打压,他能精神好才怪了。 不过汪翰林也是一番好意。 太子点点头:“多谢汪翰林开导,孤记得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