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2页  (第2/2页)
扮起来,我倒是不敢认了。”    赵氏看了沈苏一眼又一眼,心中还是暗暗称奇,不由得道。    自家的饭桌上没有那么多的讲究,她这般说话,家人们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沈苏闻言便笑了,嗔了在一边看热闹的大嫂一眼,才开口道:“这是二嫂埋汰我呢,我还是那个我,有什么不敢认的。”    其他人也笑了起来。    大家伙儿聚完的第二日,沈伯文便与自家娘子一道,领着二弟和二弟妹,去了长安街上拜托吴大老爷替沈家寻好的店面。    赵氏刚到了门口就惊讶起来,不由得道:“这个门面,可比我们县上的那家要大啊……”    沈仲康瞧着也是,不过他不善言辞,只沉默地点了点头。    沈伯文笑了笑,让唐阔上前打开门,“二弟和二弟妹进去看看。”    这可是自家以后做生意的地方,赵氏闻言就哎了一声,然后带着自家男人走了进去。    沈伯文落在后面,同周如玉一道。    总而言之,沈仲康与赵氏对这家店面都满意至极,除了后院有点儿小,没带几间房子之外,几乎挑不出任何毛病。    不过他们也能理解,毕竟京都的地界,寸土寸金。    再说了,从三元巷到长安街,隔得也不远,走路也只要一炷香的时间,他们也不用住在店里,要那么多间房间也没什么用,有能当库房和柴房的地方就足够了。    再翌日,沈伯文又带着二房夫妻俩与两个小侄子,去了提前说好的私塾,送上束脩礼,才把两个侄子的入学也给办好。    这间私塾,并非谢家族学,而是谢之缙推荐的另一家略有薄名的私塾。    因为谢家族学毕竟是有门槛的,两个侄子还开蒙不久,勉强进去,怕是也跟不上进度,倒不如这几年现在这家私塾上着,等到后面差不多了,再考虑换地方的事。    饶是如此,沈仲康与赵氏也对着大哥与妹夫千恩万谢了。    他们来到京都的两个最大的原因,首先是陪伴父母,其次便是两个儿子的前途。    做生意反而被排到了第三。    安顿好了一切,沈伯文又一一拜别老师连带两位师兄,以及谢阁老,褚阁老,还有一贯在翰林院中很照顾自己的苏掌院,最后在家人的送别之下,带着妻子和儿女,还有老师介绍过来的两位师爷,一道登上了前往兴化府的大船。    第八十四章    兴化府, 知府衙门后院。    书房之中,日头透过窗扇照了进来,摇椅上躺着一个略有几分肥大的男人, 正摇摇晃晃的,闲适极了,屋里的地上摆着冰盆, 多少降了降屋内的热度。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