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给古人直播发家致富了_第33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3页 (第2/2页)

足够多的底层劳动力,但是每年粮食的总产量就那么点,遇上灾年还会大减,等工人的需求量变多后,原有的粮食肯定不能支持后续的建设,这样就会导致一种最直接的结果,粮价上涨。

    所以在发展其他行业的时候,也要同时发动全国百姓寻找这几样高产量的粮种。

    然而,后面介绍的许多种作物,大黎那边基本已经没一个人听得进去了。

    他们个个目光呆滞,脑子一片空白,耳畔里不停回荡着那句话,亩产可达五千斤!

    是他们疯了出现了幻听,还是钟荧疯了在胡说八道?

    五千斤!!这是什么概念??

    哪怕遇上收成好的年份,一亩地的产量也不过就300多斤,这还是农民们当眼珠子一样护着精心伺候的结果,上400斤都已经是十分罕见的丰年了。

    正和殿内,这群衣冠楚楚的臣子们此刻也同街头的百姓一样呆愣,良久,周显缓过神来,嗓音嘶哑地问道:“姑娘莫不是说笑,亩产五千斤的作物,朕听都没听过。”

    钟荧道:“你没听过很正常,因为这几样作物,大多都是从海外和西域传来的,在我国历史上,马铃薯、红薯和玉米这几样是从美洲大陆传入的,棉花在西域。如果要寻找粮种,就必须要出海,建造足够大的船,训练大批的船员。不过换了时空,原产地肯定也不一样了,可以先在国内或者周边列国找一找,也许能找到呢。”

    周显不停深呼吸抑制着身体的颤抖,他想开口说话,却因为过于激动而语不成调,只能“呼哧呼哧”喘着粗气。

    “咚——”地重物落地的声音,众人看过去,七十多岁的太傅江元茂两眼一翻晕过去了。

    周显多少被转移了点注意力,让内侍赶紧去招太医前来问诊。

    这么一个诙谐的小插曲,让殿内几欲疯狂的众臣们醒了醒神。

    丞相郑豫顶着一张激动地涨红的脸高声道:“陛下,还请速速广发悬赏,让各地百姓全力寻找粮种!”

    英国公附议:“陛下还可令军队或商队前往周边列国寻找,将我大黎没有的作物通通带回来!”

    一干臣子们纷纷跟在后面表示赞同。

    周显搓了把脸,心情亢奋地在殿内转着圈圈走来走去,他大声喊道:“传朕口谕!马铃薯、红薯、玉米这三样作物的种子,凡寻得其一者,赏千金。若能寻到其他粮种,按产量皆有行赏。”

    中书舍人领命而去,自去起草这份要下发到全国的文书。

    周显又转了两圈,突然想起来,这不是可以发弹幕吗,只要他在上面说话,人人都能看得到,这不比下发文书要快多了!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