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给古人直播发家致富了_第35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5页 (第2/2页)

是非常受人尊敬的职业,治病救人不论放在哪个国家,都是非常伟大的事。而经济的繁荣又离不开商人的推动,有句话叫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国家只有经济繁荣了,政权才能更加稳固,文化也会日益昌盛。”

    最后,她又道:“再说一遍,我只是建议,只是告诉你们我们国家曾经是怎么做的,让你们少走一些弯路。在这一方面,我们有十分丰富的失败的教训可以吸取,也有成功的典范可以学习,陛下可以听,也可以不听,要是你们非要头铁地想自己去探寻一条更适合的路,那也是完全可以的。”

    方向她都指得很清楚了,要不要听也是他们的事,成功的例子摆在眼前,她相信只要这个皇帝的脑子里没有灌水,他就该明白怎样做才是对大黎最好的。

    街头上,数以万计的匠人和商人们,还有医者,他们眼眶发酸地盯着直播间里为他们发声的女子。

    千百年来,不管他们做出了怎样的成就,救了多少人,对国家做出怎样的贡献,都比不过一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在许多人眼里仍旧是被瞧不起的,甚至商人的子孙都不能入朝为官。

    何时有人替他们说过一句话,从来没有。

    直到此时此刻他们才意识到,原来自己做的事不是无用的,而是于家国十分重要的。

    正和殿内顿时吵成一团,主要以丞相郑豫为代表的激进的改革派,以及以太傅江元茂为代表的保守的守旧派。

    江元茂气得白花花的胡子翘得老高:“谬论!自古士农工商阶级分明,老祖宗的规矩传了上千年,怎能轻易更改!科举取士和重农劝桑才是我大黎立国之本,工匠重于奇技yin巧,商人重利轻义,陛下平日里待这些人已足够优厚,万不可因一个小小的纺纱机动摇国策!”

    “太傅此言差矣!”郑豫拱了拱手沉声道:“科举取士重农劝桑的国策的确不能轻易更改,但科举不能让经济更繁荣,农民的地里也长不出我们身上穿的衣裳。我大黎若想进一步强盛,自是离不开各行各业的的共同繁荣,这一点上,中国就是我们的老师,我们该多向它学习才是。”

    皇帝端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两拨人争得不可开交,就他来说,他肯定是支持郑豫的,能造反成功当了皇帝的人,骨子里多少有些敢于冒险的精神,更别说,郑豫自他还是个义军首领的时候就跟在他身边打天下,两人在许多事上见解一致,可以说在很多时候,郑豫的想法就是他的想法。

    但是江元茂说的也不无道理,厚待匠人倒还罢了,但商人已经足够有钱,若是再给他们更高的社会地位,会不会让那些人生出不该有的念头?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