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7页 (第2/2页)
自己的身家都挪到安全的地界去。 但一等回到京城的老宅......方一河是庶出,家里产业的大头是没他份儿,也就是方家的名头说出去好听。 “只要你能赶到京城,咱们两人联手经营,必定是蒸蒸日上!”他热情的邀请。 “谢谢你的提醒,只是我有家业拖累,必定没办法马上出发。” “那好吧。”方一河也不勉强,把自己在京城的地址说了,两人才分开。 方一河是个行动派,说完没几天后就已经收拾行装离开,他的酒楼甚至半价兑给了另外一个老板,对外的消息说是京城家主很满意他经营的成果,这就要去接受更大的生意。 接手的老板笑的找不着北,毕竟半价这种捡便宜的事儿也不是每天都能遇到的。 蔺洵觉得,他的铺垫可以先搞起来,也免得那些老叔伯不愿意走。 但是在那儿之前,村里人先得了一个噩耗。 收丁银的税官又来了! 税官振振有词:“没听说现在边境在打仗吗?大将军为了咱们在外面厮杀,咱们提供点银两怎么了?没有大将军,我们不定现在过的什么日子呢!” “话是这么说,可前几个月刚收过啊?”现在又收? 税官冷笑:“昨天你才吃过饭,今儿还继续吃吗?” 可这两者并不能相提并论,他们村的居民总共才多少收入啊?那经的住这一遭又一遭? 蔺洵心知这是县令又一次的刮地皮活动,恐怕县令得到了什么不好的消息,准备再刮一次就收手。而他手下的税官更被养大胃口,过手就沾油 税官告诉了他们十日后来收银子就扬长而去,只留下村民们愁云惨淡,一户要出二两,可前几个月真的刚收过,他们哪儿出得起这个钱? 村民们聚在一块儿,派出几个代表来,想让蔺洵出面去说合说合,能不能暂缓收丁银。蔺洵还没点头,隔壁村的消息先一步传来。 有人求情想暂缓半月交,结果税官不同意,直接抱走那家仅有的鸡鸭,推了那家的房子,扬长而去,并且说三日后再来,如果再不交就直接送进大牢,罪名就是拒缴丁银,那家无奈之下只能卖了两亩良田,一边交丁银,一边重新修缮自己家的房子。 消息一出,大家哑然,连暂缓交都不行,筹钱吧。 各显神通,有人借钱,有人卖田,有人动了心思想把儿女卖成丫鬟,虽然亲人不得见,可总归还活在一个地界上啊。 可即使这样,也不是家家户户都凑够了,跟蔺老汉关系还不错的,厚着脸皮上门借钱,他们也不白借,就拿田里的出产顶。蔺老汉被人又是哭又是求的,无奈之下只能借半两或者几钱,多了他也不能做主。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