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0页 (第1/2页)
“这是大郑首次主动对北契用兵,这么多年来,北契一直在北边作威作福,奈何咱们无法将其彻底铲除,只能被动还击。 如今有了青铜大炮,早就有人按捺不住,这次备战的消息已传遍朝堂,至今都没人反对,可见大家已是摩拳擦掌,时刻准备开战了。”夏时晴也是希望开战的一人。 农业上的大丰收已给足众人信心,又有青铜大炮的威力在后,这几乎是rou眼可见的一场胜利,在听到将要对北契用兵之时,有的官员已经忍不住提前庆祝胜利了。 邹近同却提起另一事,“若真的将北契并入大郑版图,那摄政王的地位也将再无人可以撼动,不知左右二相会作何动作。” 即便夏时晴头脑灵活,却也对如今的局势说不清,左右二相自诩一心为了陛下,可摄政王相比他们也不遑多让,陛下和摄政王的关系更是和睦亲密。 若左右二相以陛下的名义针对摄政王,恐怕第一个反对他们的就是陛下。 他们不再继续这个话题,说下去必定涉及朝堂斗争,转而换回正题,继续商讨兵部的预算了,等夏时晴离开时,特地吩咐内侍记得给尚书大人换茶,内侍忙惶恐应下。 他们没等到左右二相的动作,率先发难的竟是摄政王,由刑部和都察院组成的钦差队迅速出动,不几日就押解了几名地方官员进都城。 囚车到来那日,围观的百姓以臭鸡蛋、烂菜叶对他们表示热烈欢迎。 据说,这几人被抄出的家产抵得过大郑一年的税收,其中金银器物都不算什么稀奇,古董字画、良田宅院稀松平常。 这无疑大大缓解了户部的压力,有了这些钱财,今年的粮食收购计划也能顺利进行,而战时粮草也能得到保障,孟柯恨不得对着摄政王要求再来几个,他不信整个大郑就这几个贪官,肯定还有漏网之鱼。 但已经没有时间再让他们去调查其他贪官,就在粮食收购进行了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北契的骑兵携带着赫赫威势南下了。 “这次粮草运来的真及时,这速度提升的可不是一点两点啊。”慕擎之这次担任主帅,亲自来接运送粮草的楚静安,双方见礼之后,慕擎之率先夸赞了这次粮草运输的速度。 楚静安回道:“全是工部大人们的功劳,他们改进了运输车架,行驶速度快了许多,若不是牲畜体力限制,怕是还能再快一点。” 慕擎之好奇道:“什么样的车这么厉害?” “将军可以亲自去看看,到时一观便知。” 前两日北契扰边,被早有准备的大郑兵将一炮轰了回去,至今还不敢再靠近。 所以慕擎之此时心情颇好,听了楚静安的建议,就起身去看这改进之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