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2页 (第2/2页)
俨不过一介粗鄙庶民,何德何能得公子一拜,俨虽万死而不敢辜负公子深恩。但上卿一事,着实是愧不敢受。然,俨愿为公子府中小吏,受公子驰驱,无所不往。 看两人的行事做派,那些老谋深算的臣子贵族,如何能瞧不出端倪。 这分明是三请三让的礼数。 无外乎是为了彰显桓珩对桯俨的重视,且让他们跪在这里,看着他们推让,恐怕也有震慑的意思。 其他人或许不能理会桓珩的深意,但是得以站着迎接桓珩的几个大贵族和宗亲,却不由有了其他揣测,或许,桓珩请来这位名臣,又这般推助,是另有所图。 比如 有什么是需要敲打他们才能做的事,否则不会在众臣面前如此抬高桯俨,又煞了他们的气势。 恐怕卫国又要变天了。 他们正这么想着,就见天边恰好凝聚起乌云,转瞬周遭就因为日光被遮盖而阴沉了起来。 这个时候,桯俨恰好已经推辞了三次。只待桓珩再请上一次,桯俨就可以应下。 可是时人将天地变换,四季交替,都视为鬼神的旨意。 在三请三辞之际,恰好天色变换,由晴转阴,怎么也不像是吉兆,让人免不得多想。 神女是指引着桓珩,说桯俨将会是千古名臣,可神女的旨意并没有说一开始就让桯俨身居高位。或许桯俨是需要饱经历练,才能成为有才能的名臣。 从底下的小吏,经历磨砺,一步一步升阶。如今一口气擢升桯俨,反而是cao之过急。 就在人心浮动时,桓珩的神色依旧镇定,凛然不惧,甚至在劝说弯腰行礼时,抬手弯腰皆是礼数周全,从容至极,没有一分错处。 当桓珩弯腰时,豆大的雨珠已经砸在了众人脸上。 桓珩面色从容,桯俨自然也不逊于他,同样的气定神闲,恍若方才,视突然出现的暴雨如无物。 光看桯俨这份从容不迫的气度,倒是让底下的那些臣子有了些敬意,单从今日桯俨的举止来看,倒是有两分名臣该有的气度神韵。 公子深恩厚爱,俨无以为报,亦不敢推辞,愿为卫国牛马走,纵死不悔,以报公子知遇之恩。 桓珩抚掌大笑,上天佑我卫国,能得先生这样的人才,实我卫国之幸。 这个时候,他们的衣裳已经被雨水浸湿。 城门口发生的这些事,并不能瞒住诸萦,因为她为了凑热闹,早早就穿了那身可以隐身的斗篷,就站在最前方,看着最新鲜的热闹。 不过众人都瞧不到她就是了。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