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失明后认错夫君 第163节  (第1/2页)
    但较之晏书珩更低沉清冷。    适才萦绕阿姒的熟悉感顿时被这陌生嗓音和他周身疏离驱散。    钱娘子猜测他是其貌不扬,羞于启齿,并未多问。    阿姒也暂时收起疑虑。    正午时分,众人尽兴而归。    阿姒刚要上马车,一个清冷低沉的嗓音叫住她。    “烦请夫人留步。”    阿姒回身,是那位琴师。    他朝她走来,站起身来的青年高挑颀长,身形和晏书珩很像。    阿姒又开始觉得他很熟悉。    可当他在身前站定,陌生香气和她熟悉的淡淡竹香截然不同。    且他比晏书珩要高出两三寸。    阿姒无奈地笑自己。    她大概是想他了。    敛下杂念,阿姒温声问他:“阁下寻我,可是有事?”    琴师嗓音清冷,递过来一个簪子:“您的发簪掉了。”    阿姒低头看向他手中。    这琴师似乎很爱惜自己的手,不抚琴时,手上套了一层薄薄的黑色手衣,但也能看出他的手修长漂亮。    她夫君的手也是如此。    但晏书珩心细妥帖,平日递给她簪子或剪子等尖锐之物时,会把锋利的一端朝着他自己。    而这位琴师不是。    看来真是她多想了,晏书珩人在建康,怎会来吴郡?    阿姒客气地谢过对方。    二人朝着反方向各自离去,马车走远时,琴师回身一望。    但很快,他淡淡回身离开。    .    钱娘子很是欣赏这位琴师,每逢出行,必邀其一道。    琴师清冷寡言,三日下来,偶尔才说一两句话,阿姒得知他叫裴砚,是庐陵人士,在吴地旅居。    裴砚给她的感觉太诡异。    他周身说不上来的熟悉感,及那面具和手衣都让阿姒困惑。    有时她甚至怀疑,是否是晏书珩带了个面具刻意糊弄她。可面目和性情能加以伪装,熏香和习惯也可以刻意更改,个头甚至也能垫高——    但声音不能作假。    除非他学了什么变声的技巧。    阿姒思忖了许久,最终把这归结为她太想晏书珩了。    成婚两年,还是头回分开这样久,往日因晏书珩索要无度,她甚至想离他远些,可真远了,又会想念。    或许,是该回去了。    .    这日阿姒与钱娘子见面。    他们约在一处山寺,同行的除了钱娘子还有其弟钱二郎。    钱二郎风趣健谈,几人相谈甚欢,一路有说有笑地走着。    半道,他们遇到个熟悉身影。    钱娘子先问候:“裴郎君!”    裴砚依旧疏离,只淡淡地颔首。    不过这次他未拒人于千里之外,随他们一道往山上走。    但一路上,他都很安静。    钱二郎则很热情地和阿姒交谈,得知他数月前才去过颍川,阿姒惦记故乡,不免多问几句。    聊得正欢时,她的贴身护卫来报:“夫人,郎主有信。”    护卫说此事机要,阿姒便格外小心,随他来到后山树林看信。    此处树木繁茂,甚隐蔽。    阿姒刚要问是什么事,就看到一个青色身影,是裴砚。    青衫郎君缓缓回过身。    直觉告诉阿姒,他是在等她。    果真,裴砚朝她走来。    那股陌生又熟悉的感觉让阿姒心里升腾起杂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