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03章  (第1/1页)
    若非父皇母后不顾自己感受,非要容忍卫玄,自己也不会如此忿怒,犯下大错。她如此行事,不过是因为天家无亲情,所以方才反抗一二。    元后盯着女儿面颊,便知晓那些话昭华公主并未听进去。    她一直觉得这个女儿是温柔听话的,可也许自己忙于宫中事务,朝廷局势,也许从未真正看清楚过自己女儿。    皇后训女,身边站在的自然都不是外人。    这时元后身边的内侍董昊却蓦然压低嗓子,低低说道:“娘娘如今何不召唤小卫侯入京救驾?”    元后蓦然一惊!    她猛然侧头,看着身边内侍。    董昊本也算得元后自己人,随身侍候也非一日了。元后怎么也未曾想到他居然会说出这样的话,在自己面前如此陈情。    他居然是卫玄的人!    对方甚至从袖中取出一卷诏书,是招卫玄回京,诛逆勤王之诏书。    “卫侯得知宫中生乱,故而急急赶来。但外臣不好无诏领兵入京,故而卫侯将至京城,却并不好随意赶来。可如若这封诏书之上加盖了皇后的凤印和陛下玉玺,那一切岂不是名正言顺?”    董昊神色倒是十分坦然,如此言语,没有一丝不好意思。    昭华公主怔怔听着,蓦然感受到了莫大屈辱!    若董昊都是卫玄的耳目,那么自己当日那般言语,送卫玄去死,卫玄必然是知晓的。可如今卫玄非但安然无恙,反倒如此要挟,而大胤皇族此刻又如此的狼狈。    若卫玄不来,自己便要被迫嫁给沈淮安那个粗野的蛮子,还不知会被摧残成什么模样。    念及于此,昭华公主心底也是不由得浮起了缕缕酸意。就如当初那般,京中出了凶案,自己明明厌极了卫玄。    那内侍却犹自巧言令色,口中说道:“小卫侯还有些话,想要和元后说一说。”    他说:“小卫侯性子直,实是不会做人。故而各地宗亲皆十分厌恶于他,却不似如今沈将军,早写出数封密信,向各地宗亲示好。”    元后不觉面色数变,沈淮安贪权而无智,这些行径她也听闻一二。可惜沈淮安不过是个蠢人,以为朝廷意欲削藩,各地藩王便能容他胡闹,乐见其成。却不知这些藩王宗亲也皆是太祖血脉,无论怎样,都绝不会容许一个外姓之人窃取国祚。    如今这些藩王按兵不动,不过是指望沈淮安弑君,然后再名正言顺杀入京城。    沈淮安但凡清醒,便知绝不能冒犯陛下,可此人愚蛮,又不是个成熟的政治人物。哪怕自己百般安抚,也指不定沈淮安会做出什么。    倒是卫玄,至少聪明人是懂得规则的。至少卫玄知晓一旦他有意弑君,便会让各地诸侯藩王结为联盟,群起攻之。    那么祁姓宗亲和卫玄便会形成相互制衡之势。    虽是驱虎吞狼,卫玄却也是更好些选择。    那些念头涌入了元后脑海,却也没几息光景,元后心下已有决断。    她温声说道:“小卫侯忠心,却是从前太子糊涂,看错他了。”    说及此处,元后甚至有一缕后悔。如若当初未曾想杀卫玄而平众怒,那么此刻彼此之间也未必没有周旋余地,亦会有更多斡旋空间。    如今已撕破脸皮,纵然再补回来,却也总是会有几分裂痕。    只是覆水虽是难收,却是装也要装作若无其事模样。    但昭华公主却蓦然眼波微颤,紧紧握紧了手掌。    她禁不住想,小卫侯心里,必然是在嘲讽我的。    元后已接过旨意,从袖中取出凤印盖上,再携旨意去了胤帝休憩之处。    床榻上的中年男子面色铁青,犹自昏睡未醒,一角香炉之中倒焚了沉香。    元后娴熟拍开暗格,取出玉玺,加于旨意之上。    她心里自也有些不甘,但恢复也快。此事已下决断,元后便想做得漂亮些,故令身边女尚拟旨。    卫玄新与谢家女娘定亲,那女娘虽然聪明,家世却不给力。给不了多大助力,那便是真爱了,至少如今卫玄是极喜欢的。    既要缓和与小卫侯之间关系,不若多给他心上人几分好处。    元后原想拟谢冰柔为郡主,想了想,却开头又将谢冰柔的身份抬了抬:“谢氏有女,忠贞慧明,便封她个慧贞公主,食邑一千,将我名下凤仪、雪梅两处别院赐给她。”    要给赏时,元后给的是厚赏。    女尚书心领神会,挥毫泼墨,一气呵成,写成诏书。    昭华公主在外厅等候,却听得面色乍变,再也忍耐不住:“母后此为何意?那谢氏女不过是个小官之女,为人粗鄙,又不懂礼数,性子也十分水性,在宫中做事却只为了攀龙附凤。小卫侯也罢了,凭什么要抬举她?”    本朝除非父兄立下莫大功劳,才会得封异姓公主,谢冰柔又何德何能?    昭华公主不觉浑身发抖,泪水也禁不住流淌出来了。    她从来没有针对过谢冰柔,因为所谓争风吃醋,本该发生在锦衣玉食的主子身上,谁也不会跟一个丫鬟计较。    可现在不单单是卫玄,母亲也将谢冰柔抬到一个跟她平起平坐的位置上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