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6节  (第2/2页)
看似面面俱到,实则想法太多。虞夫人欣赏她的聪明,却又不敢苟同她的聪明。    这就是矛盾所在。    “曼儿毕竟是你带出来的孩子,怎生说她只懂吃茶笑闹?她年纪小,不够稳重,不过如今还有你在,有你担着,她多少能肆意些。当年你不也是这么过来的?等到了岁数,人自然稳重了。再说,曼儿也不是没办正事……”    说着,虞夫人将目光投向面前一张纸上。    这纸似被人揉过,满是折痕,其上墨迹点点,似乎是墨还没干,便被人揉成一团,显得很脏。    却还是能看清上面所写的字。    重点也是字。    作者有话要说:    1三句诗都来自唐朝诗人,两句李贺的,一句岑参的    明天见    第29章    程半香很不解。    这种不解从收到口谕到现在, 她都没想通,又因元贞带得苗曼儿成日不干正事,因此让她有些烦躁。    是啊, 这位公主突然来尚书内省到底是想干什么?    虞夫人暂时也没结论,但并不妨碍她看出此女定有目的,绝不仅仅只是为了教字。    “不说她到底想做甚, 此女一手字倒是出神入化,颇得圣上精髓, 拿来教你们却是够了。”    程半香不懂为何说着说着又说到字上面了, 就像那日徒弟兴匆匆拈个纸团来找她,说元贞公主的字真好, 会写好几种不同的字,只可惜这字被她揉了。    她寻思师傅交代下来,让她们看看这位公主来到底是想做什么, 只可惜曼儿不做正事,就拿回一个纸团来, 她就把纸团交了上来。    如今师傅又说此女的字,难道这位公主的字里有什么含义?    程半香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又见师傅没什么要事与她说, 就告退离开了。    等她走后,从一旁走上来个中年妇人。    此女相貌普通,做宫人打扮,但格外有种温婉平和的气质。她走过来后,没动桌上那张纸, 只把一旁杂乱的文书收了收, 又给虞夫人换了盏茶。    “蕙娘你来看。”    蕙娘擦了擦手,俯身去看那几行字, 看完后说:“这位公主的字倒颇有一股不屈不甘之意,似有志未酬,又似……”    “又似什么?”    蕙娘又端详片刻,似有些迟疑:“又似面临什么困局,心中焦虑,未找到破局之法……”    她说得很慢,很迟缓,语气满是不确定。    虞夫人突然笑了起来。    她笑起来不若平常女子,只见形不见声,而是笑出声的。    笑完,她似有些感叹:“你心思剔透,聪慧过人,却跟我的时间太晚,早年没学过,年纪大了也学不成什么了,不然你来接了我这位置,我何至于在半香和巧慧之间左右为难。”    蕙娘倒是洒脱,笑了笑道:“我本就不是个做学问的,也做不了,蒙夫人大恩,只想一辈子跟在夫人身边侍候夫人,别的倒是从未想过。”    虞夫人拍了拍她的手,似想说什么,却突然咳了起来。    这一咳就止不住了,只咳得喘气不得,面色苍白。    蕙娘又是抚胸与她顺气,又端了水来与她喝,埋怨说:“夫人也要顾念自己身子,您日里劳累,眼睛也不好,这旧疾隔三差五发作,如今好不容易才将将好了一些……”    虞夫人咳了好一会儿,这一阵阵咳嗽似乎将她整个人精神气儿都抽没了,人也佝偻了不少,无力地半靠在椅子里顺气。    蕙娘小声说:“叫我说,夫人年纪也不小了,若是在宫外,该是颐养天年之时,偏偏圣上就是不放您走。”    虞夫人慢慢平缓呼吸。    半晌,方沙哑道:“我现在走不得,找不到一个可以托付的人,又哪能轻易离开。我若现在走了,内省这无以为继,圣上怕是连一个敢信任的人都没了。”    蕙娘也知内情,闻言也不知该说什么,只是低低地叹了口气。    。    “其实内省这里藏书并不多,不如太清楼和宝文阁,不过倒也有些太清楼和宝文阁都没有的孤品。”    苗曼儿一边说,一边领着元贞走进藏书阁。    这些日子元贞每天来,仿佛办差点卯也似。没事她就在那间书室里喝茶看书,习字作画,闲暇之余也会让苗曼儿带她四处逛逛。    之前元贞就说手中无书可看了,闲逛时又见到这处书阁,就同苗曼儿约好,今天带她来看看。    “这些书都是我们在内书房读书时,为了练字抄下的,闲来没事就抄书,这是夫人教我们的。据说这习性内省历来有之,所以这些年下来这里才能攒下如此多,就是其中有些字写得不好,公主莫觉得污了眼才是。”    见她面上有赧然之色,元贞问:“你也抄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