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夸夸我的神探祖父穿越爹 第53节  (第2/2页)
第32章 狄家父子实乃妙人也    下朝的龚尚书, 听闻工部动静,急匆匆地往回赶。    才刚刚回工部,一进大门, 就看到手底下最有能耐的那群人,个个手拿图纸,正激烈地争论。    “你这根线肯定画错了!”    “我这怎么可能有错?我觉得问题肯定就出在矛道这块!你看这几个力合起来,和我们预设的方向有二指的偏移,矛柄给的力越大,偏移也越大,每次发射对矛道都是一次重击磨损。”    这人一说完,立马有好几人附和“吾亦如此作想”、“连发十只还是太难了, 无先例可循, 问题多半出在这里”、“起初尚能稳,磨损多了就越来越无法保持精度”……    这几人显然持有同样的观点。    “但是前线送回来的战车,只有一架这里出了问题, 其余几架此处虽有磨损, 绝不至于有这么大的影响。”资历深的老人皱着眉头, 直接摆事实,然后言之凿凿地说:“问题的关键, 还是在盘架重量分配考虑不周上。”    他举起手中的图纸,指着复杂的力线滔滔不绝地分析起来。    又引来三两人支持。    ……    谁也说服不了谁, 谁都觉得自己分析的最有道理, 争得都有些急眼了!    摆事实、讲道理、引经据典, 辩以山川河流等自然之规律,连自己曾经主持修建过的大型宫殿、堤坝、桥梁等, 全都拿来作为论据。    本想要上前来劝劝的普通官员, 默默止住了脚步。    甚至有的还飞快闪身退了两步, 生怕神仙打架,一不小心波及到自己。    即使是其中某些官员的上级,尤其是重管理,轻技术的,也讪笑着脚拐了个弯,假装路过。    龚尚书一回来便见这一幕,他皱着眉,呵道:“聚众喧哗,成何体统!”    光是凭规矩呵斥约束,对这群傲于自身实力的人当然不够,用得多了甚至会让人心生不满。    龚尚书熟练地打蛇七寸,肃眉冷声:“天罡破阵椎的问题,可找到了?”    “我觉得这次真找到苗头了!”    “龚大人,找到了!”    龚尚书抚着长白胡须的手一抖,带掉了好几根胡须,老爷子连问:“找到问题了?”不可思议中又透着点期待。    回应他的是一连串肯定的答复,不乏信誓旦旦的语气和措词。    这完全没问题,甚至让人欣喜。    有问题的是,忽然冒出来好几种不同说法,个个都坚信自己的发现是对的。    龚尚书:???    他昨天才问过破阵椎一事,那会儿都是满头雾水,一筹莫展。只有井定一人,有点头绪。    结果这才一夜过去,所有人都发现问题了?    总不能他们工部设计的战车,哪哪都有问题吧?    那玩笑可就大发了。    他简单一问,就看到了一份份画满了各种箭头的破阵椎图纸。    活像是被刺猬扎过似的。    即使龚尚书造诣颇深,但没听过小昭昭那童言童语的连环发问,不知道这些实线、虚线、箭头的含义,忽然看这种复杂得跟刺猬一样的图,一时还真有些发懵。    但他还是想起来之前重心之论了,转头问井定:“你请狄家父子来过了?”    “来过了,狄家父子实乃妙人也,启发甚大。”井定感慨,又简单给龚尚书讲了两句图里箭头的含义,只是苦笑,“不过吾等一时沉思,狄二郎便带着他家小孩离开了,听说是去寻美味的吃食去了。”    龚尚书为图纸中的巧思啧啧称奇,越看越觉得狄先裕绝对是个人才,“所以这些图纸,都还要请狄家二郎再看看?”    方才争论不休的官员,都纷纷表示赞同。    他们争不出个高下、论不出对错,自然要找提出这套理论的人。    但难办的是,狄先裕身无官职,甚至连个功名都无。    而且从今日行事来看,似乎对他们工部有些避之唯恐不及?    龚尚书这种年纪的人,对京城中不算拔尖的小辈都不怎么关注,他问:“狄家二郎仍在念书?还是已离经舍卷,在何处谋职度日?”    龚尚书甚至都没想过,狄先裕这样奇巧聪慧之人,会在家躺平、碌碌无为。    井定想了想。    他也深感狄先裕的灵气,下意识忽略传言中无所事事的躺平真相,只猜测着说应当在大理寺有些谋划。    龚尚书想起老友,眉心一拧:“这般与墨家有缘,灵气惊绝之辈,在大理寺,岂不暴殄天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