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3节 (第3/3页)
张飞走内江进攻成都。三江并行,合围刘璋于成都。 “可!”霍峻笑眯眯说道:“入蜀之事,州府之人多有议论,望士元勉之。” 刘备窥视益州,命张飞、陆议驻扎在宜都,西入之意明显,有识之士都能看得出来。 庞统欲成为刘备的谋士要臣,唯有献西取巴蜀的计策作为他的进身之资。然今时之刘备非旧时之刘备,有识之士能看出刘备窥视益州,怎会不知巴蜀是他们最后容易建功的机会。 霍峻离开武汉以来,法正天天跟在刘备身侧,劝刘备早日准备进军巴蜀。因此庞统欲上位可没历史那么容易,必须拿出真材实料。杨汉这种地方豪强暗附,或许能成为庞统的筹码之一。 看着庞统离开的背影,霍峻面露玩味。 刘备深知一个萝卜一个坑,提拔鲁肃出任交州刺史,岂是将鲁肃发配到岭南,而是让鲁肃刷功绩去。除了交州外,容易啃得地盘就剩益州,内卷将会是刘备帐下文武的主题。 从刘备今下的人事委任来看,不出霍峻所料,入蜀者当以张飞为先,女婿陆逊为辅,搭配中年轻将校。 摇了摇头,将脑海中的杂念散出,入蜀非是他所忧虑之事。今下他且多想想,如何攻略合肥,方是他核心任务。 霍峻整理手上的任务,吩咐说道:“士载,你且先赴江北,详细绘制合肥舆图,不可有缺!” “诺!” 领命后的邓范,犹豫良久,拱手说道:“范自幼由父亲抚养长大,今得蒙父亲厚恩,得配主公贵女。范深思以来,惶恐至极,无以为报。望父亲答应,范愿改姓,服侍父亲于榻前,爱护族子弟妹,兴我霍氏门楣。” 霍峻挑起眉毛,问道:“既入霍氏,今后当弃邓姓,绝邓氏祭祀,为父之爵亦难继之。可能从否?” 邓范跪地叩首,说道:“多谢父亲。今世间混乱之际,兵戈四起,既为我霍氏儿郎,当有从军封侯之心。岂能蒙父辈之余恩,坠我男儿之志。” “善!” 霍峻微微颔首,说道:“即日起,你则为我子,为我霍氏族人。” “诺!”霍范拱手应道。 多年以前,霍峻收邓范为义子,纯粹是一时兴起。若是不成器,入军成为自己的部曲。若是成器,则是另言。 在经过师父司马芝的调教,邓范不似历史上那么看重名利,反而多似司马芝孝顺母亲的品性,对霍峻亦怀有深感抚养之恩。 待霍范退下,霍峻看向坐在榻侧的蒋济,皱眉问道:“此出于子通之语?” 蒋济捋着胡须,笑道:“将军莫不想成他人之美乎?主公嫁女于下,岂是嫁邓姓子,必定是嫁霍姓子。” 果然不出霍峻所料,邓范请求改姓出自于蒋济的点拨。 “邓范天资聪明,熟爱兵略,未来可期。仅以义子待之,岂不可惜,何不以此为机,收为子嗣。将军从征戎伍,可为亲信之人。”蒋济说道。 蒋济说得不无道理,刘备嫁得不是女儿,而是政治表态。作为属下的霍峻,不管怎么样,亦要表明态度,改姓便是信息回复之一。 霍峻摇了摇头,感叹说道:“子通,心思细腻,峻不能及。我数次欲举荐子通与主公,但皆不舍子通智谋。” 司马芝、蒋济属于是霍峻的左右手,一人理政,一人督军,且多年相处下来,他们也融入霍峻的事业当中。一旦剥离,霍峻找不到其他人代替。 蒋济扶须而笑,说道:“主公左右贤能众多,何需济也!倒不如在将军身侧自在,钱财、美酒应有尽有。” 霍峻手上的俸邑可不是就他一个人享用,他是在用俸邑补贴蒋济、司马芝、刘忠等这些吏员。他们那点属吏的工资,哪够他们开销。 然蒋济所说又岂是真心话,跟在霍峻身边,与跟在刘备身边的前途岂能相比。是故为了补偿蒋济,霍峻替他向刘备要了个遥领九江太守的官职。 霍峻斟酌少许,问道:“今峻将远镇江淮,子通既任九江太守,不知可有计策下合肥否?” 蒋济沉吟良久,说道:“合肥城小虽坚,但远离孤悬江淮,欲克并非难事。济以为二事若能成,将军当必破合肥尔!” “请言!”霍峻脸色收敛,请教说道。 “其一,合肥城小,然有曹氏骁将固守,兵有数千之众,将军需围敌军于城中;其二,合肥为寿春前哨,围攻合肥。寿春必救,曹cao必援,将军需退曹cao援军。” “围合肥,退援军,破城入之!”霍峻理解蒋济之意,说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