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_第13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6节 (第1/2页)

    李谕摸摸额头:“好吧,何时动身?”

    “用不了多久,你尽快准备准备。放心,船票已经给你买好了。”梁诚说。

    李谕笑道:“票都买好了,我是不去不行了。”

    梁诚也笑道:“你知道就好!”

    这几天李谕就有的忙乎了,先找到裕德龄,她已经翻译好了《星球大战》的稿件,正好这次可以带上去往美国,找个出版社出版。

    又马不停蹄多写出了一些化学入门讲义。

    然后还去给光绪补了几节课。

    真是越忙就越忙。

    李谕这天照例去瀛台时,正巧遇到了给光绪送饭的小德张。

    于是二人同去,崔公公则留在了西苑慈禧处。

    小德张这人非常机灵,与前辈李莲英一样,各处讨好。

    每天御膳房做好了给光绪的饭,都要在慈禧检查后送去给光绪。但小德张动不动就会偷偷调换几样光绪爱吃的,所以光绪对小德张也非常信任。

    小德张今天手里还拿着一份折子,在给光绪饭菜后,拿出了那份折子:“万岁爷,这是军机处的调令,必须有您的盖章才能生效。”

    光绪现在没多少实权,但军机处还是有点地位的,照规矩,朝廷大员的调令都要有皇帝的盖章。

    当然了,如果是慈禧看重的人,她会直接任命,根本不管这么多。

    这次的调令是调动江西布政使杨士骧为新任山东巡抚。

    并不涉及京官,只是地方上的调令,慈禧一般不会过多关注,所以军机处就要按照规矩拿到光绪的盖章。

    但杨士骧是袁世凯的人,光绪对袁世凯那是恨得牙痒痒。他要是能亲政,第一件事估计就是干掉袁世凯。所以看到调令是杨士骧后,就非常不情愿。

    不过山东一向也是袁世凯的势力范围,他必然是要让自己人出任山东巡抚。

    杨士骧心知肚明,他是聪明人,托关系找到了小德张,声明只要是光绪盖了章,就给他20万两银子的好处费。

    这么大的金额,小德张立刻心动,应承下来。

    光绪此刻心中还是很不情愿,只是说:“朕知道了,先放在这。”

    小德张知道放下后光绪也不会盖章,于是劝道:“万岁爷,奴才知道不该过问朝廷大事。但如今山东黄河水患眼中,已经多年决堤,百姓苦不堪言。万岁爷知道的,杨士骧他最擅长与水打交道,治理水患一事,没有谁比他更合适。”

    “可是……”光绪已经有点动摇。

    小德张趁热打铁:“而且现在山东威海与青岛有不少洋人,杨士骧能通洋务,会与洋人打交道,这不就是一举两得的委任。”

    想了想又加了一句:“都是为了百姓,为了社稷。”

    光绪思忖片刻,叹了口气,“好吧,朕盖这个章。”

    小德张高兴道:“万岁爷英明!”

    他心里想的当然是二十万两白银。

    李谕看着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光绪就是这样的人,有点优柔寡断,耳根子太软,劝一劝就动摇。

    如果是真正的帝王,肯定有自己的想法,行事哪管对错,必然是果断坚决,说一不二。只不过好的帝王懂得如何再以帝王的方式认错罢了。

    所以如果光绪能再亲政,估计上限也就是嘉庆或者道光,没什么大用。

    但杨士骧到任山东后,倒还真做了一些好事。

    也很简单,因为杨士骧懂得一个看似简单的道理:水患大多数时候根本不是水患,而是人的问题。所以他压根不去管黄河,管好责任人就够了。

    正是这个原因,他在任期间黄河就没再出过问题。

    第一百六十八章 拿出量子力学大杀器

    李谕给光绪上完课后,小德张竟然一直在等着他。

    “帝师先生,您上完课了。”小德张恭敬着说。

    李谕讶道:“你在等我?”

    “对啊,”小德张说,“杂家也想多聆听聆听帝师教诲。”

    自从给光绪上课后,小德张对李谕也开始变得恭敬许多。

    不过李谕可不相信小德张真的想学科学知识,他想起上次在慈禧那修留声机的事,以为是为了那件事找到自己,于是说:“当时我并不知道谁负责清扫工作,所以只是照实说了损坏情况。”

    小德张忙说:“帝师怎么还记得这种小事。”

    李谕说:“那位公公不是你的人吗?”

    小德张轻描淡写道:“是啊,不过杂家带进宫来的人多了,十个里能有一个出头也不简单。况且宫里以后的考验多了去,这种错误都能犯,留着也没什么用。”

    李谕问:“那位小公公现在……”

    小德张随口说:“这辈子估计是下不来床了,谁叫他连太后老佛爷的地方都打扫不好。”

    这种小太监的确对于小德张无足轻重,冒犯了太后,小德张绝不可能保他。

    太监群体本身就不能以常理度之,各种鄙视、打压、斗争恐怕是宫里最严重的。小德张估计也是见惯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