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9节 (第2/3页)
都这样,别人可以坦然面对,他怎么不行?天天自怨自艾,日子过不好,孩子也教不好。 翌日,苏多福骑着苏远航的二八大杠去五星大队,问他能不能动员社员挖湖。年前先用船把湖中最浅的地方用竹子标出来,清明过后天暖了再动工。 昨儿五星大队队长不在家,回来听说叶会计来过很是懊恼。苏多福说完,他就问:“叶会计的主意?” 苏多福:“既然猜到我也不多说什么。叶会计过几年走了,咱们好坏跟人无关,可人家还愿意为咱们费心,肯定真心希望咱们日子红火火,早日实现现代化。” 五星大队大队长点头:“不知好歹就算了,不能反过来埋怨人家事多。” 苏多福:“那你安排下去,别提叶会计?你们大队懒汉肯定有意见。” 五星大队长年近半百,不缺生活经验,知道怎么安排。 社员一直羡慕别的大队有码头,有大船,有农业专家种果树。这几天出了几车货,他们馋的要流哈喇子,这个时候叫他们拾掇地,来年多见粮,肯定愿意。 翌日,五星大队叫所有社员去湖边开会。 年轻社员认为没必要,上了年纪的人饿怕了,不嫌地多,支持大队长。 最后少数服从多数,大队长带人砍细竹,划着小船把最浅的地方标出来。整个冬天,社员闲下来就聊泥土堆高如何加固,担忧淤泥不能种庄稼。 话又说回来,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年后,五星大队收拾铁线木桶小船,为两个月后挖湖做准备,耿致晔和廖政委以及参谋长轮流带领种养班二十人去烈士坟,加高坟头,修台阶,周边加固,该种树的地方种树,该除草的地方除草,阳历三月底,埋了几百人的烈士坟焕然一新,像茅草屋变成大瓦房,社员从旁边经过都不由得放轻脚步。 四月三号,周末,耿致晔带叶烦过去:“怎么样?” 叶烦:“这才像样。以前就是土堆。时间长了都不知道底下埋的什么人。对了,后天清明吧?明儿跟学校说一声,叫老师带着学生扫墓。” 耿致晔:“刚打扫好啊。” 叶烦:“爱国教育!” 耿致晔点头:“遵命!” 叶烦朝他身上掐一下:“没正形也分地方。” 耿致晔:“我这些素未谋面的战友不会介意。走吧。大宝二宝找不到咱们又该去玩他们平时不敢玩的。” 第42章 都怪叶烦 知子莫若父! 大宝在廖家门口看到爸爸mama往北去, 估计一时半会儿回不来,问廖大弟去不去海边。 廖乐乐看一下小小的二宝, 摇头:“去沟边抓鱼?” 大宝摇头:“沟里的鱼不好吃。我们放风筝?mama不叫我放,说我不会。” “可是我家没风筝。你家有啊?” 大宝:“没有。我小时候放过。” 廖大弟心想,你小时候肯定三四岁,甭说叶姨,我也不敢叫你放:“我问问我姐,她最近学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说不定会做。” 廖苗苗会做风筝。等叶烦和耿致晔到家,她已经做好一个。耿大宝拉着线, 叫廖大弟把风筝放上去。 叶烦在自家门口看到这一幕:“耿大宝真会使唤人。” 耿致晔:“你儿子聪明。” 阴阳怪气的口吻让叶烦忍不住白了他一眼:“今儿不忙?” 耿致晔摇头:“在这里就这点好,我不开会没人叫我开会。我们只有巡防任务。整编文职人员也轮不到我们。” 叶烦:“又裁军啊?” 耿致晔点头:“之前不是叫人养猪种菜吗, 一个个还不乐意。再次整编的事传过来,一个比一个老实。这个时候退伍回去只能在家啃老。” 叶烦:“不可以进公安局?” 耿致晔:“没上过战场, 也没当过侦察兵, 到部队几年身体素质只比普通片警好一点, 还没有人家的经验。”想起那些人这些天乖巧的样子, 他就想笑, “百废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