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8节 (第1/3页)
叶烦:“那就买像我家这么偏的啊。只要在城里,再偏都有公交车, 比从村里过来方便。” 几人想想也对, 从于家村经过的公交车这个时候还没到车站,从车站到叶烦家还要转车。要是搬到城里, 七八点就可以乘公交车到叶烦家拿货。 买了房子一年下来能省很多油费或公交车费。 几人互相看了看,不禁佩服叶烦深谋远虑。随后俩人去公园,四个人开车去东城。 街坊四邻有自行车的想去哪儿去哪儿,没自行车的就背着包去附近大学门口,学生有补贴,舍得买个洋气的发卡发箍,女老师舍得买裙子。 中午十二点左右都来找叶烦拿一包货。到了傍晚没卖完也没退给叶烦,而是把货款都给叶烦,他们接下来几天慢慢卖。 叶烦照旧每包返他们两块钱。 六月底,叶烦放假前,货不多了,魏建设就叫叶烦再去南方。 叶烦同意,学校放假叶烦就带于家村六个兄弟去南方,但夏天的服饰批半车,一车半秋天的衣服,一车冬天的衣服,都是去年服装厂积压的库存。 港城温暖冬天也无需穿棉衣,甬城服装厂没法模仿借鉴,叶烦就叫苏远航提醒他们看外国电影和杂志。立冬前必须把一个冬天的量做出来。苏远航不懂这些,就问冬天做什么。叶烦回答春天和夏天的衣服,但做不出错的基础款,来年春天做当季时兴的衣服。 苏远航希望仕途顺利就不能被怀疑吃回扣,每次跟叶烦见面都带两个同事,理由是帮帮大客户。 三人送走叶烦,苏远航其中一个同事感叹:“你这个朋友人精吧。” 苏远航:“出身好学历高见多识广,要说我们的起点在山脚下,她的起点至少在半山腰,山顶上还有很多人等着她需要时拉她一把。” 苏远航的两个同事无法想象,但知道听她的没错。 回到单位,苏远航就把叶烦的建议汇报上去,市里跟国企书记开会时就把此事传达下去。 叶烦第一次找杭城和甬城工厂进货,当地市民还不知道。叶烦走后帮叶烦送货的工人心想杭城和甬城也有很多有钱人,他们肯定也喜欢洋气的衣服。 苏远航又叫岛上的人出来批发服饰到城里卖,加上工人的亲戚,城里多了几个地摊,市民一看他们生意好也去工厂批发,以至于第二季度产量比去年同期多一倍。 国企领导受到表彰升迁有望,再次接到市里的通知都很认真对待,老工厂焕发新生机。 叶烦对这些一无所知。 到了首都,魏建设第一个跑到于文桃买的房子里。现在名义上是叶烦的。看到很多棉衣,魏建设无法理解,“姐啊,我们需要裙子凉鞋啊。” 叶烦:“先半车卖完还缺的话,我让那边送过来。” 有了叶烦的保证,魏建设就跟以前一样拿货。 天气热不能在路口或公园里边,魏建设和张小明就找人多且有阴凉地儿的地方,然而他们之前常去的地方都有人。 魏建设仔细看看卖服饰的人,不是街坊四邻,也不是叶烦家亲戚,他一脸懵地问张小明:“他们从哪儿冒出来的?” 张小明毫不意外:“赚钱的生意都有人跟风。” 魏建设顿时气无语了:“可是也不能抢我们的地盘啊。” 张小明:“公家的地方谁先到是谁的。” 魏建设年轻气盛,闻言脾气上来:“我们也在这里卖。我就不信卖不过他。” 天太热,张小明也不想到处跑就把折叠桌搬出来,小饰品放桌上,衣服挂折叠架上。折叠桌和折叠架也是叶烦的主意。 魏建设至今没想到自己单干也是觉着他有的学。 东西放桌上不需要蹲地上,而且显眼,女青年一靠近就先看到魏建设的东西。 跟风的人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