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77 (第2/2页)
” 外婆在边上悠悠地笑:“嗯, 可惜咱们郑家村啊,估计是卖不出价钱来的。” 她话音刚落, 道真嬢嬢的妯娌招娣婶婶就过来了,笑着道:“我听我们家老三讲三婶婶你又有新东西卖啦?刚好,卖鱼的过去我没赶上,来称点儿鸡爪下饭。” 林蕊立刻麻利地夹出卤干子让招娣婶婶品尝, 笑嘻嘻道:“开业大酬宾,每买一根鸡爪就赠送卤干子一块。” 卤干吸收了鸡爪的鲜味跟卤水的香辣,放进嘴里头一嚼,真跟吃了rou一样。 外婆倒是听笑了:“可不是, 素rou都是用豆干做的。” “你这卤干单卖多少钱啊?”招娣婶婶放下筷子, 笑着问。 林蕊不假思索:“还是一毛,跟大根爷爷一样。” 郑家村偶尔也有人挑着担子卖卤干子, 是隔壁镇上专门做豆腐的一个老头。 他豆腐只在自家店面上卖,平常隔三差五也会挑上担子到附近村镇上卖五香干跟卤豆干。 大人小孩最欢迎的是他的卤豆干, 因为镇上卤菜店不卖,而他家的卤干子又很有味道,还不贵,非常适合打牙祭。 可惜大根爷爷夏天那次下暴雨跌了跤,腰摔坏了,挑不了担子。他儿子打死不肯做豆腐,带着媳妇出去打工了。 郑家村的卤干子就这样断了来源。 招娣婶婶也是有阵子没吃到卤豆干了,立刻豪爽地掏出一块钱:“好,那我要两根卤鸡爪跟四块卤干。” 林蕊麻利地往搪瓷缸子里头挑了两根大鸡爪,然后快速夹了八块卤干子,笑嘻嘻道:“我请小凤跟小景的,我还是嬢嬢呢。” 小凤跟小景是招娣婶婶的孙子孙女儿,刚上小学。 说着,她又舀了两勺卤汤,推荐道,“这个泡饭吃,特别香。” 招娣婶婶愣了下,放声大笑:“哎哟,对哦,我们蕊蕊也是嬢嬢哎。” 第一单生意开了张,后面接二连三就有客人找上门。 郑家院子修的位置好,恰好像个小十字路口。门前是村里头的大道,从东到西基本上都往这边走。 厨房连着的小道虽然人流量小,可禁不住刚出锅的卤鸡爪卤干子浓郁的香辣味随风飘荡啊。 人们走过郑家门前,基本上都会循着香味去厨房窗户跟外婆打声招呼:“哟,三婶婶(奶奶)烧了什么好吃的?” 再看到吊在窗户边上的小黑板写着卤鸡爪、卤干,泰半会摸出身上的角币回味一下卤干的鲜美。要是手上钱再宽裕些,还会顺手再买根鸡爪尝尝。 林蕊连着做几单生意,心中就有了数,转过头来跟外婆强调:“鸡爪得跟卤干搭着卖。” 村中人跟常去刘师傅卤菜店消费的客人又不一样。 比起三毛钱一根的卤鸡爪,他们更青睐于一毛钱一块的卤干子。 可是买一根鸡爪送一块卤干的优惠,他们错过了又觉得可惜,所以才会挣扎着添上两毛钱,买根鸡爪叫小孩子馋馋嘴。 “三毛钱一根卤鸡爪,要是客人不要送卤干子,那就一块钱四根卤鸡爪,再饶一块干子。”林蕊肚子里头算盘珠子拨得噼啪响。 反正尽可能的不要找回钱去。 顾客形成购买习惯后,就会下意识地继续消费。 五毛钱一根鸡爪三块卤干,可比五毛钱几小片的猪头rou有吸引力多了。 而这点钱,在镇上的卤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