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锦鲤运_分卷阅读31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17 (第2/2页)

他只叮嘱孩子们关好门窗,又亲眼全部仔细检查一遍,这才跟妻子坐上最后一班公交车回去。

    郑大夫忐忑不安地碰碰丈夫的胳膊,小声念叨:“你说,会不会有事啊?我心里头发慌。”

    “没事。”林建明沉着得很,“这房子是老何找人盖的,用的也是老何的名字。我们怕什么,本来就跟我们没关系。”

    郑大夫不满地踢了下丈夫的脚,小声嘟囔:“你知道我说什么。”

    那国库券就是印钞机,连着几个月的进进出出,原本才几千块钱的本金,现在已经翻到了十几万。

    每次她将装了钞票的行李箱塞给大女儿跟无苦的时候,都心惊胆战,生怕有个什么不好。

    她心有余悸道:“老话可真没讲错,只看到贼吃rou,没看见贼挨打。”

    这挣钱也真是忒不容易了。

    林建明笑出了声,话音却压得低低的:“自古富贵险中求。早几年开饭店的还要被抓去蹲大牢呢。”

    郑大夫拉拉丈夫的衣角,小声问:“那个总工的事,你真打算接陈副厂长的提议吗?”

    林建明脸上的笑容消失了,摇摇头道:“这事情,老陈说了也不算话。”

    厂里头的情况实在错综复杂,纵使他再一门心思扑在技术上,也还是免不了暗潮汹涌。

    第149章 美好的夜晚

    父母与子女之间, 其实并不存在心灵感应。

    他们的忧愁也不会影响到孩子的欢喜。

    林建明正忧心重重地跟妻子诉说自己的忐忑。

    国内某家著名的冰箱生产厂商, 厂长已经意识到家电市场急剧饱和, 电冰箱滞销的事实,要求及时止损,赶紧停止失控的生产线。

    但是他的上级主管部门却坚持不肯, 非逼着他继续扩大生产规模。

    东西电冰箱卖不出去?那是因为销售不力,想办法督促销售。

    上头派来的党委书记天天跟厂长吵架, 压根就不管厂里的情况, 只强调领导交代的任务必须得完成。

    “反正厂子就是亏损, 他也不吃亏。大不了继续换个地方当干部就是了。”林建明苦笑,“可要是上头不满意了, 他就是干的再好,也顶个屁用。”

    领导让你走,你就得走的情况,还怎么发挥主观能动性?

    有这经历, 但凡“聪明”一点儿的人都知道揣摩上意比好好做事重要。

    他心头烦闷,这种外行指导内行,压根就不懂经营的人,却能硬压着真正懂行的人去做荒唐可笑的事, 在国内一点儿也不稀奇。

    没有既当运动员也当裁判的道理。

    林建明始终认为, 企业与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就近乎于小家庭和公公婆婆相处。

    想要家和万事兴, 想要和和美美过下去,公公婆婆的手就不能伸得太长。

    儿孙自有儿孙福, 孩子过成什么样,是孩子自己的事。

    父母不应当插手过多,更加不能替孩子过日子。

    这些抱怨,他也只能当着妻子的面念上两句。

    别说人家远在千里之外的电冰箱厂,就是他们钢铁厂,不照样是困难重重。

    表面上花团锦簇烈火烹油,下面隐藏的问题多的去。

    林建明小声与妻子絮叨:“我听周会计说,咱们厂的账目问题也挺复杂的。”

    钢铁厂欠人家的,人家欠他们钢铁厂的,纠结在一起账目足足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