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_第14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2节 (第4/5页)

 李隆基又笑问道:“陈卿,安禄山功劳很大,他此次入京,朕如何赏他呢?嗯,瞧李卿的身子有些不大好,则朝政之事须卿多劳心了。不如授安禄山为兵部尚书,让他替卿分担一些,你以为如何?”

    陈希烈一直兼知兵部尚书,皇帝既然想让安禄山为兵部尚书,其中透露出要重用陈希烈的意思。陈希烈当然明白皇帝的深意,其脑海里立刻晃出杨国忠那虎视眈眈的模样,遂答道:“安禄山素晓军事,若授其为兵部尚书,对大唐军事实为有益。陛下,御史大夫杨国忠颇有吏治之才,可堪重用。”

    李隆基呵呵笑道:“朕也就是一时想起,随便说说而已。这样吧,安禄山在京中尚无宅第,可嘱将作监选址为其营造一所。营造之资,由户部拨专款给予,营造时但求壮丽,不限财力。”

    陈希烈称喏而退,回衙后当即召来将作监传达皇帝旨意。

    将作监就在亲仁坊选址为安禄山营造新址。如今天下水陆交通便利,诸物可以很快达于京师,皇帝又有旨意营造时不限财力,未及半年,一座美轮美奂、堪与皇家宫苑媲美的府第拔地而起。

    唐初颁有营缮令,对百官及庶民住宅的规格有明确的规定。譬如王公以上,舍房不得施重栱藻井;三品以上堂舍,不得过五间六架。安禄山此宅媲美皇家宫殿,已经不是简单的逾制了。此宅占地甚大,约为亲仁坊的四分之一,其室宇奢广,当时为冠。至于器物之精,更为卓绝,其梁栋为文柏、沉檀,饰金银为户牖,宅内朱楼绮阁、山池别院,虽一栏一围,皆用宝钿装饰。宅内每堂之费,皆需数百万钱以上。

    新宅建成之后,李隆基又颁赐起居用具,计有:银平脱花鸟屏帐一具,方圆一丈七尺;色丝绦一百副;夹颉罗顶额织成锦帘二领;檀香床两张,各长一丈,宽六尺;水葱夹贴绿锦缘白平绸背席二领;银平脱帐一具,方一丈三尺;贴文牙床二张,各长一丈阔三尺;屏风六合;红瑞锦褥四领;二色绫褥八领;瑞锦屏两领;龙须夹贴席十四张;贴文柏床十四张;白檀香木细绳床一张;绣草墩子三十个等。可知其用具之精。

    营造之人渐渐将新宅的内部陈设之状透露出去,外人得知宅中的厨厩之物也都用金银装饰,不由得啧啧连声。

    时辰进入了六月,天气一日比一日炎热起来。朝廷近些年来早形成了这样的规矩:遇热遇冷之时,皆入华清宫理政。六月初三,大队人马出京后缓缓东去,自是为了避暑要在华清宫待上一些日子了。

    李林甫近来身子忽好忽差,勉强入衙视事数日,又觉得身子不适,再归宅静养,如此竟然反复多次。杨国忠瞧其模样,知道一个近七旬的老翁若有此等症候意味着什么,某日就在宅中对虢国夫人说道:“一个苟延残喘之人,还要强撑着入衙视事。哼,这个老杀才,还是及早死了最为干净。”

    虢国夫人自从经过上次风波,昔日气焰早已消失殆尽,反而要顺着杨国忠过活了。这次入华清宫避暑,她无法随同前去,昔日杨家的五色云车骑,顿时失却一云。由此可见权势实为瞬息万变之事,昨日还为人上之人,今日许是就成为阶下之囚了。

    李林甫撑着病体,在家人与卫士的簇拥下好歹到了华清宫。经过一路上的颠簸,其下车时忽然又是一阵昏厥,顿时又瘫倒在地,经过好一番救治,他方才慢慢苏醒过来。

    李林甫睁开眼睛,发现自己已躺在平时入华清宫时的居所里。由于李林甫权倾一方,其在华清宫之宅与宫墙相邻,从此院中可以看到皇帝日常居住理政的飞霜殿。他呆呆的眼睛瞅着房梁许久,发现与长安宅中的房梁不同,遂问道:“我这是到了何处?”

    其长子李儒现任司储郎中,自从李林甫得病一直候在身侧。他现在听闻父亲说出糊涂之言,眼泪不觉涌出眼眶,就哽咽着说道:“父亲此时已在华清宫宅中,由于天气渐热,圣上特旨让父亲前来避暑。”

    李林甫此时慢慢回忆起来,又叹道:“哦,看来我的身子不见好了,这些日子怎么愈来愈觉得沉重了呢?”

    李儒急忙道:“请父亲勿忧,儿子刚刚寻来一位异人,此时已在来此的路上,他定能手到病除。”

    李林甫听到“异人”二字,顿时大为警惕,急忙道:“你怎可妄自寻方术之人?儒儿,圣上最忌官宦与异人交结,你莫非不知吗?”

    “请父亲放心。儿子请此异人之时,让太医令先禀报圣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