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9节 (第3/5页)
若不是仔细的去看,还真看不出来这是一件新军军装。此人步履蹒跚的从人群里走出来,他所经过的地方,原本挤成一团的民军哪怕再拥挤,也都尽力的闪开一条道来。单单看到这一幕,也能猜出对方的身份肯定不一般。 几个士兵连忙上前,端起枪来对准了此人,并挡住了对方前进的道路。 袁肃将双手背扶在身后,打量了好一阵之后才缓缓开口说道:“你是何人?” 对方气定神闲,脸上的表情十分坚毅,颇有一种大将面临千军万马的气势,他说道:“我是周宝林,扶汉讨袁军第三支队总司令。你们不必再难为我的手下,有什么尽管冲我来问就是,我比他们知道的都多。” 听到周宝林的名字,官军这边起了一阵议论声,尤其是五十八团的人。 之前在开封附近、河南东部地区最活跃的一支民军,让北洋十七师和十四师双双陷入被动困境的敌人,白朗本部人马麾下第三号人物,现如今居然战败被俘。这可是让十七师和十四师梦寐以求多日的大喜事,这可是整个河南镇压作战至今捕获的最有价值的敌人。 不过对于袁肃而言,他心中虽然同样很欣喜,却不像其他那样是认为立了大功。他倒是很想知道周宝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在河南东部居然有如此这般的传奇名声,能够领导一支农民武装力量与政府军鏖战这么久,先是在商丘打堑壕战,今又发动连续的奇袭。 或许懂一点谋略并不算什么了不起的事,谁家都有可能听过三国演义、隋唐演义之类的评书,又或者是其他的民间传说,从中学习了一些“虚虚实实”的思路。但懂得这些思路不代表能很好的投入实际运用,这就是纸上谈兵和身经百战最大的区别。 最让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周宝林是带着一帮农民来执行谋略作战,就算有足够的策划思路,也一定要有足够的执行力来配合。偏偏周宝林还做到了,虽然做的不是很好,但客观的说也绝对要比那些所谓的政府军强得多,可见此人的领导指挥能力有多深厚。 “你是周宝林?”不等袁肃开口,一旁的林团长首先激动的追问道。 “我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我是信阳人,你们在信阳那里还有我的画像,有什么好辩驳的。大丈夫敢作敢当,既然走上这条路,就已经料到会有今时今日。我周某人不惧死,要杀要刮悉听尊便,只是古云杀降不详,我的这些手下无非是为了有一口饭吃,近闻北方来了一支中央军会在商丘救济百姓,所以我只希望你们能宽恕我的这些兄弟们。”周宝林语气没有任何波澜,不仅站立的姿态显得很平静,说话的语态也是不惊不诈。 “哼,事到如今你还想跟我们讨价还价。”林团长冷笑着说道。 “不管你们是真心实意要解决河南民乱,又或者只是装腔作势,如果你们真要把我们所有人都杀了,我敢肯定,今后绝不会再有民军向你们投降。这里的乱子势必会闹得更久,闹得更大。总之,人为刀俎我为鱼rou,我现在多说无益,我也不会求你们怎样。”周宝林语气耿直强硬的说道。 他的话音刚落,俘虏人群里有几个周宝林的心腹亲信立刻也跟着叫嚣起来。 “就是,谁求你们了,要杀要刮就痛快一点。” “掉头不过碗大的疤,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周司令,兄弟们与你共赴黄泉。” 虽然有这几个亲信心腹的支持,多少给在场一些俘虏带了一阵热血,可更多的人还是沉默不语,甚至还有几分焦急,万一官军恼羞成怒之下真的把他们杀了,那可该如何是好?他们揭竿而起不是为了死,恰恰是为了活。真正到了死亡的关头,没有人能说不害怕的。 “你还真是一条汉子。”袁肃带着一丝模棱两可的笑容开口说道。 “袁都督,此番擒拿贼首,当真是功德无量。在下以为理应立刻押往开封,交由张都督来发落。”林团长连忙向袁肃进言道。 “不急,今日先好好看管这些俘虏,等天亮之后再做定夺。”袁肃颇有深意的说道,事实上他心中早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 “如此也好。”林团长倒是没有多疑,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 袁肃专门吩咐警卫连亲自看押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