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5节 (第3/5页)
俱来的大麻烦。 上海的几份大报纸和洋报纸是最先开始跟踪报道河南、湖北两军对峙的情况,然而不管是报纸的读者还是撰写报纸的记者,很快就发现一个让人费解的情况。那就是不管他们在报纸上如何渲染如何造势,把南北双方的局势形容得如同水火,大战一触即发,更是有了一些零星的摩擦。可从近卫军组成到今天,足足三个月的时间里,报纸都没有办法在第二天的头版更新“大打出手”的消息。 河南、湖北的情况就是一个僵局,双方陈兵对峙,却迟迟没有动作。 之前两个月里或许可以理解为大军南下需要一定时间的适应,包括后勤物资、军火、后续部队等等,也都是需要时间才能到位。可是即便是为了筹备这些后面的东西,到今天也应该算是一个头了,却仍然不见擦枪走火的情况。 从眼前的局势来看,双方越是纠缠不清,外界只会认为中央政府“做贼心虚”。到头来占优势的仍然是汉口方面的北洋军事改革委员会。 民间都能认识到这一点,无论是在郑州的近卫总司令,又或者是在北京新华宫的袁世凯,当然同样也能认识到这一点。正因为如此,从三月中旬开始,袁世凯便已经有几分沉不住气,就连段祺瑞也觉得河南的事态有些许奇怪。新华宫这边接连的开始派发电文,催问前线情况到底进展到什么程度。 北京发到郑州的电文很快便在几个师长之间传开,对于袁肃而言这确实是一个信号,但是并不是什么很危急的信号。同时对于朱泮藻而言,他也觉得是时候向袁肃发难,哪怕汉口那边派遣而来的联络人员迟迟未到,但是如果在这么拖延下去也不知道袁肃会做出什么事。 二十四日这天下午,朱泮藻与一众部下经过一番商议,决定先秘密将驻扎在城外的第五师分批次调派进城。不过他也料到就算再秘密的安排部队进城,终归这是一场大动作,很容易就能让城中驻扎的袁肃的部队察觉。所以在第五师进城的同时,他还将警卫队先行包围总司令部大院和公馆,然后召集其他几个师长来当面数落袁肃的罪行。 在接下来的三个钟头里,东城区看上去一片安静,但是安静之下却是暗流汹涌。 朱泮藻公馆里齐聚了第五师师部的众多官员,从中午到现在朱泮藻一直在与众人研究如何避开城中第一兵团和第十师的人马,出其不意先发制人,一举拿下总司令部。对于他们来说,目前在筹划的行动是有相当的风险,毕竟敌众我寡,若是在几天前第一兵团、第十师的人还没有完全到齐的时候,倒是可以轻易采取行动。 经过一番密谋,蔡成勋提议可以先打一通电话到总司令部,就说这边有要紧事希望能与袁肃商议,然后再将警卫队全部恰装打扮一番,分多次潜伏到总司令部附近,等这边一行人全部抵达总司令部时,再以枪响为号,警卫队立刻以最快的速度夺占总司令部。 这个行动计划显然有些不伦不类,但是在这个时候也没有那么多时间顾及此事。索性先将就的这么决定下来,反正现在讲究的是出其不意先发制人。 到了下午五点钟,朱泮藻这边安排了七辆马车,浩浩荡荡的向总司令部前去。一路上他多次设想了与袁肃见面时的情况,内心中难以掩饰给袁肃当头一棒的兴奋感。幻想到最激烈的时刻,时不时还露出几分得意洋洋的狞笑。 刚抵达总司令部大门口,袁肃的副官杜预正在门口等候迎接。这个时候都快到入夜的时间,既然朱泮藻有急事请见,自然要慎重的来接待。朱泮藻刚刚从马车下来,却发现大院门内已经停泊了另外两辆马车,而且看得很眼熟,只不过因为天色已暗一时没有看得太仔细。 等到朱泮藻在杜预的陪同之前走进主楼门口时,杜预带着几分很奇怪的微笑对朱泮藻说道:“说来也奇怪,朱大人莫不是收到了什么风声吗?所以才在这个时候急着来见总司令?” 朱泮藻忽得一怔,不由的感到背脊有几分发凉,随即冷声的问道:“杜副官这话是什么意思?什么收到了风声,我怎么听不太明白?” 杜预笑呵呵的说道:“哦,没什么,只是今天中午的时候总司令才邀请田将军、陆将军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