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0节  (第1/2页)
    他放下杯子起身,衣袂飘飘地对姜洛又躬了躬身,抬脚走人。    走下台阶时,他倏然转过身来,对姜洛道:“小阿洛还没去过碧漪堂吧。一起?”    姜洛摇头。    用脚指头想都能想得到,跟着皇帝去往碧漪堂的那些王公大臣,多半都是姜皇后认识的。    眼下单单一个穆不宣,都能让她在捂马甲上耗费心思,连杯茶都喝不完。更别提碰着其他人,她不想这好好一个端午全浪费在捂马甲上。    却听穆不宣道:“宋国公也在碧漪堂。你不去见见?”    姜洛道:“他……”    说曹cao曹cao到,姜洛话没说完,旁边扶玉道:“娘娘,宋国公过来了。”    姜洛便略过穆不宣,看向他身后。    栽满栀子花的小径尽头,此刻有一人正稳步走来,那周身气场,大马金刀,器宇不凡。    而当他望过来,无需做出什么表情,就已经让旁观者觉得他威严甚重。隐隐间,似有岁月也无法消抹的铁血之气从他身上传开,把栀子花的浓香都给覆盖了去,正是曾久经沙场的宋国公姜序。    穆不宣回头见到来人,当即一笑:“我正要回碧漪堂,怎好劳烦宋国公亲自过来找我。”    姜序面无表情道:“陛下命我来的。”    言罢,绕过穆不宣,向着亭子里的姜洛行礼,道了句皇后娘娘安好,又问病可好些了。    姜洛道:“谢父亲关心,我好得差不多了。”    姜序应道:“这便好。”    不知是因为有穆不宣在,还是因为姜序本就话不多,再问了句姜洛有没有见到她母亲,得到回答后没有多留,领着穆不宣离开。    待得两人走远了,弄月才小声说道:“果然还是只有老爷能管得住小郡王。”    扶玉说:“还叫老爷呢。”    弄月说:“这不是没外人嘛。”    姜洛道:“行了,咱们也回烟雨楼吧。”    走出亭子,看着两旁开得正盛的栀子花,姜洛叫扶玉和弄月去折几朵。    她记得端午有采栀子、佩栀子的习俗。    然不知是先帝不喜欢栀子香气,还是他的哪位妃嫔不喜欢,总之御花园里没见到有栀子,各个寝殿也都未曾栽种。    其实栀子花不仅香气馥郁,还能作药用,并非寻常的观赏性花卉。    姜洛想着,又特意嘱咐,折栀子之前先拨开花瓣瞧瞧里头生没生虫,生了虫的不能要,得找干净的才能用来佩戴在身上或发上。    扶玉和弄月依言仔细挑选。    将此地开得最好的几朵栀子折下来后,姜洛当先拿了朵,长长的花枝往腰间挂着的香袋里一放,再重新系紧香袋,如此就算佩戴好。她自己佩好不算,还让扶玉和弄月也佩。    许是顾及姜洛是主,自己是仆,尊卑不得乱,两人没有样学样地把花放在香袋里,而是互相帮忙,戴在了头上。    栀子白嫩,衬得两人脸庞也是嫩生生的,活像小了好几岁。    姜洛道:“好像十来岁的小姑娘。”    已近二十岁的扶玉忍俊不禁,弄月也嘻嘻笑道:“娘娘惯会夸人。”    姜洛道:“别人想听我夸还听不到呢。”    而后带着余下的栀子回去,准备分给容樱和穆贵妃她们。    因龙舟竞渡即将开始,南北两岸愈发人山人海,入目所及尽是黑压压的人头。西岸这边烟雨楼里的命妇贵女们也坐不住,纷纷登上最高的三楼,等候竞渡开始。    走到楼下,姜洛抬头看了看。    但见三楼被命妇贵女们坐得满满当当,门窗也全部打开,方便她们观看。    从湖面而来的风徐徐吹入三楼,姜洛清楚地看到有贵女头发衣摆被风吹出一种凌乱美。姜洛顿时转身,不打算上去了。    “把花给长公主她们送去吧,”她吩咐道,“若是想看竞渡,就留在楼上,不用下来。”    扶玉道:“娘娘不看吗?”    姜洛道:“楼上风太大,怕是兜帽根本挡不住。”    扶玉道:“娘娘不看的话,奴婢也不看了。”    弄月跟着点头。    姜洛道:“当我不知道你们两个等这天等很久了?上去看吧,我身边又不是没人伺候。”    她都这样说了,扶玉和弄月也只得带着花上楼。    姜洛则去往后院,进到早早布置好,留作给皇后专用的一间屋子里躲风。    因前头有三层高的烟雨楼遮挡,在屋子坐着,完全感受不到风的存在。可正也因烟雨楼挡着了,打开窗朝外看,半点上清湖的湖面都看不到。    龙舟自也是瞧不见的。    姜洛郁闷地想莫非她和竞渡无缘,忽听前头楼上传来道道惊叹欢呼,竞渡要开始了。    欢呼声过于响亮,细听之下,姜洛甚至能分辨出说“第五只龙舟的颜色最好看”的是容樱,说“最后那只也好看”的是李美人。    无法亲眼目睹竞渡盛况的姜洛边只能听边吃乌梅。    吃着吃着,她想起之前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