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0节  (第2/2页)
到的一句话,讲端午来上清苑,唯有看过竞渡,方是不虚此行。    她也想不虚此行。    可楼上风实在太大,指不定她还没看清龙舟在哪,就已经先咳得不成人形——    等等。    她不去楼上,另外找个可以看得到湖面的地方不就行了?    姜洛暗叹自己真是绝顶聪明,旋即飞快丢开乌梅,去拿出宫前扶玉让带上的薄斗篷。    拿到斗篷,姜洛没有立即披上身,转而拿起套同样是扶玉让带的便服,换掉了正穿着的吉服。    吉服繁华贵重,便服与之相比虽简便不少,但姜洛没叫宫人进来,她自己一个人更换,颇有些费时费力。    是以这么两套衣服换下来,从烟雨楼传来的欢呼声更加响亮。姜洛估摸着竞渡已经进入赛前准备阶段,是真的快要开始了。    她不由加快速度系好最后一条束带,把斗篷往身上一披,戴起兜帽出了屋子。    一路低调而行,即便有认出她的,想跟随在她左右,也被她摆手拒了。总归这儿是上清苑,皇家的地盘,到处都遍布着太监宫女御林军,没谁会不长眼打她的主意。    姜洛孤身出了烟雨楼。    沿着之前那座亭子所在的方向走,姜洛边走边四处打量,试图找个既能看得到上清湖,同时又没风的地方。    正走着,一道微弱的呼唤遥遥传来。    “……娘娘。”    姜洛下意识以为是有人喊她。    她站定了,环顾一周,此地围墙高大,花草繁盛,除她以外并没有别的人在。    不是喊她。    可不是喊她的话,这声娘娘喊的会是谁?    今日来上清苑的佳丽们,能被喊娘娘的穆贵妃现下正在烟雨楼等着看竞渡,同样能被称娘娘的薛昭仪也在她走之前结束了和薛问台的悄悄话,回到了烟雨楼。    剩下的赵婕妤和李美人等非四妃九嫔之列,品级不够,不能被称作娘娘。    所以难不成,说话者不知道娘娘一词是宫廷专用语,随便逮着个人就喊对方娘娘?    姜洛直觉不对。    如果她没记错的话,喊娘娘,其实还有另一种可能。    遂放轻脚步,循着刚才呼唤声传来的方向走去。    走了不远,透过重重花树间的缝隙,姜洛看到前方地上跪着个小太监,料想方才那句娘娘就是出自他口。    而被他唤作娘娘的……    姜洛眯了下眼,很快认出站在小太监跟前的年轻姑娘是谁。    说准确点,不是姜洛以前见过所以现在能认得出,而是她根据那姑娘的相貌身形,以及穿衣风格等,和宫斗文里一个在前期戏份并不多,但怎么看怎么重要的角色对上了。    于是姜洛就也明白,那小太监并非不懂娘娘这个词代表着什么。    正因为他懂,他才会对那姑娘喊娘娘。    四妃九嫔,不说薛昭仪所在的九嫔,单说穆贵妃所在的四妃,贵淑德贤,是为正一品。    在皇帝刚刚登基,以礼聘充实后宫的那个时候,皇帝先封了穆氏嫡长女为贵妃,后还封了位秦氏出身的,方方面面皆可与穆贵妃比肩的淑妃。    淑妃,秦氏秦惜含。    只可惜秦惜含惹到了姜皇后,不仅一夜之间多了个“前”的名号,还被逐出宫,至今未能议亲,下场很是惨淡。    但正如姜洛觉得连陈宝林都有成为后宫最大赢家的资本,秦惜含的这番经历也可谓是翻身打脸的前奏,端看她后续会用什么方法重新进宫,夺回属于她的淑妃之名。    再看过去,那小太监脑门儿触地磕了个头,十分恭敬地道:“奴婢见过淑妃娘娘。”    还真是秦惜含。    姜洛当下也不急着看竞渡了,她立在原地,借着花树的遮掩细细端详。    若说穆贵妃是明艳,美艳,恃美行凶,盛气凌人,那么秦惜含就是妖艳,乃至于是妖媚的。    也不知秦氏如何养的她,竟将她养得媚色天成,举手投足间尽是妖娆风韵。哪怕她站在那儿一动不动,光是看她的身姿,都能教人觉得她很有当祸国妖姬的潜力。    宫斗文里没详写秦惜含是如何被逐出宫的,姜洛也不乱猜,只想姜皇后废黜她,应当有一部分缘由是因为她刚进宫就搅乱了池水吧。    如前朝,皇帝须得让各方势力相互制衡,以达成朝堂上的和谐。后宫亦然。    皇后这个位置,放眼整个大夏,唯有姜氏地位足够高,威望也足够高,可以镇压得住任何魑魅魍魉,因此姜氏女成了皇后;    其次是贵妃,四妃之一,同时也是四妃之首,比姜氏略显不足,比下却绰绰有余的穆氏正正适合;    再来是淑妃,同为四妃之一,看似与贵妃平起平坐,实则仍低了一头,于是较之穆氏低些的秦氏拿下了此位。    更后面的昭仪、婕妤、美人、才人等,无一不是八方博弈的结果。    或许这也正是皇帝为什么不来后宫的一大原因。毕竟后宫佳丽三千人,没半个是他自己想要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