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5节 (第3/3页)
“重办?”傅兰雅的眼睛微微有了一点光芒。 史量才说:“对的,而且会有李谕先生鼎力相助。” 傅兰雅摸了摸下巴:“这倒是有点意思。” 就算是李谕办科学杂志,现在的情况肯定很多是以翻译为主,所以傅兰雅肯定可以帮上忙。 于是李谕也挽留道:“如能得先生帮助,将不胜荣幸。” 傅兰雅其实也不想让自己大半生心血付诸东流,但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于是说道:“我会好好考虑你的提议。” 史量才也说道:“先生务必细细思量。” 拿好那几本书,李谕就动身前往码头,依旧是招商局的轮船,走海路开往天津港。 如今京杭大运河江南段虽然还通着,不过自从黄河改道后,山东段基本就慢慢淤废了。 路上李谕专心写好了化学入门讲义的一部分,其实现在国内涉及到西洋各门科学,最受欢迎的就是化学了。 毕竟做实验有意思,上手相对也比数理简单一点。 回到京城,李谕回到家后,凤铃竟然早就打出了一封来自英国的电报,发信人是开尔文勋爵: “东方的李谕先生,经过我与皇家科学院会长哈金斯的商量,决定对你授予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身份。不过哈金斯会长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希望你能再提交一份专业的科学稿件,这也是私人一点要求。以上。” 内容很短,不过消息蛮炸裂。 没想到这么快他们就已经想要给李谕外籍院士的身份,恐怕李谕要成为近现代第一个拿到此殊荣的人。 英国皇家学会有不少外籍院士,之前遇到的门捷列夫就是。 李谕立刻回电报:“尊敬的开尔文勋爵,收到您的电报,不胜荣幸,我将为你们提供一份极有价值的稿件,敬请期待。” 能拿到这个外籍院士好处不少,最起码李谕可以光明正大剪掉辫子。 而且凭借着这个身份,李谕可以拉来不少赞助。 既如此,就要严肃对待了,必须搞一个足够响亮的论文才可以。 正思考之时,有人来找上了门。 “李谕小友,听说你终于回来了。” 李谕一看,来的竟是梁诚。 “原来是义哀兄,来到寒舍,不胜荣幸。” 梁诚道:“你可真是忙啊,听说湖广总督张大人都请你去府上坐过。” 李谕笑道:“京城里的消息真是快。” “那当然,”梁诚说,“能同时成为直隶总督袁大人与湖广总督张大人的座上宾,现在京城里的官员们对你也是另眼相看。” 李谕向屋中伸手:“义哀兄快里面坐,”然后对王伯道,“快给梁大人上茶。” 梁诚看到东厢房中的电报机,讶道:“难怪我看东厂胡同口架上了电报杆,原来电报机是在你这。” “有个电报机确实方便点,”李谕说,“义哀兄今天找我有什么事?” 梁诚说:“最近我得到了朝廷的委派,要出任美国大使。管学大臣张百熙大人与京师大学堂西学总教习丁韪良知道后,希望我能尽快再次打通委派学生赴美的途径。张百熙大人说可以带上你一起,因为你可是现在全国最懂西学的人,名义上虽然是学生代表,不过大家都知道不止这样。” 李谕感觉自己还真是奔波,笑道:“我前脚刚到,后脚就要再次登轮船。” 梁诚说:“你这么年轻,历练历练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